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程瑰》
《赠程瑰》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识尽公卿更食贫,苍髯瘦骨走京尘。

高谈亦与时多忤,屡中方知术有神。

前会渺茫浑不记,远游萧索复相亲。

疑公别得壶中趣,回首人间二十春。

(0)
注释
识尽:经历过。
公卿:高级官员。
更:反而。
食贫:过着贫困的生活。
高谈:高谈阔论。
忤:违背。
术:学问或技巧。
神:非凡或深奥。
渺茫:模糊不清。
浑:完全。
不记:记不清楚。
远游:长途旅行。
萧索:孤寂。
亲:亲近。
壶中趣:道家所说的壶中天地,指超脱尘世的乐趣。
回首:回顾。
人间:尘世。
二十春:二十年。
翻译
见识过达官贵人后反而觉得贫困生活更可贵,满头白发、身形消瘦的他在京城风尘仆仆。
高谈阔论常常与世俗相悖,多次经历后才深知其中的智慧深不可测。
之前的聚会记忆模糊,遥远的旅行虽然孤寂却倍感亲切。
我怀疑你另有所得,那是在尘世之外的乐趣,回首过去,已有二十年光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经世事的学者形象,通过对其外貌和精神状态的刻画,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一种生活态度。

“识尽公卿更食贫,苍髯瘦骨走京尘。” 这两句描写了一位饱经世事、身材消瘦的老者,他的胡须已然灰白,骨骼突出,但他依旧不懈地在京城的尘土中奔波。这里的“食贫”暗示了诗人对这位学者的同情和敬意,认为他的精神世界远比物质生活更为丰富。

“高谈亦与时多忤,屡中方知术有神。” 这两句表明这位老者虽然经常因为自己的高谈而与世俗观念发生冲突,但每当他沉浸于自己的学问之中时,人们才真正认识到他的学问中蕴含的神韵。这里的“屡中”和“术有神”都在强调这位学者超凡脱俗的境界。

“前会渺茫浑不记,远游萧索复相亲。”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与这位老者的往昔交往,虽然早年聚首时光已然模糊,但如今在遥远的旅途中再次重逢,那份亲近之情依旧。

“疑公别得壶中趣,回首人间二十春。”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这位学者的赞叹。诗人怀疑这位老者是否在隐世的壶中世界找到了另一种乐趣,而当诗人回望自己人生二十年的历程时,不禁感慨万千。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学者的描写,展现了超脱尘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理想。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于这种高洁生活态度的无限赞美。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山中六言三首·其三

风煖江鸿海燕,雨晴檐鹊林鸠。

一段青山颜色,不随江水俱流。

(0)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一

直弦不似曲如钩,自古圣贤多被囚。

命有死时名不死,身无忧处道还忧。

可怜杜宇空流血,惟愿严颜便斫头。

结束长编犹在此,灶间婢子见人羞。

(0)

送孟宾于

曾闻洛下缀神仙,火树南栖几十年。

白首自忻丹桂在,诗名已得四方传。

行随秋渚将归雁,吟傍梅花欲雪天。

今日还家莫惆怅,不同初上渡头船。

(0)

早梅

照夜直为明月侣,倚风先作艳阳媒。

多情欲著红妆面,故上含章白玉台。

(0)

清明次韵周君会·其一

可惜韶光过眼明,一分流水二分尘。

杜鹃声感客中客,蝴蝶梦飞身外身。

一滴清明寒食酒,万家红杏绿杨春。

斗鸡走狗非吾事,新火书灯谁共亲。

(0)

踏莎行

枝绿初匀,萼红犹浅。化工妆点年华晚。

暗香疏影水亭边,黄昏月下依稀见。

十二危楼,谁人倚遍。只愁羌笛声幽怨。

少留情意待春来,东君准拟长拘管。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