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在这首诗中,诗人王昌龄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黄尊师的生活景象。"松间白发黄尊师"一句直接点出了主角——一位长居于松林之中的黄尊师,其白发如雪,形象昭示其高寿和修为。紧接着"童子烧香禹步时"则展现了黄尊师的日常生活,他或许是一位道士,以童子(即未成年的小僮)作为侍者,而“烧香”和“禹步”都是古人修身养性的活动,表现出黄尊师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欲访桃源入溪路"一句揭示了诗人的愿望——他想要寻找那传说中的桃花源,这个意象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代表着一种逃离尘世、隐逸山林的理想。然而,紧接着的"忽闻鸡犬使人疑"却打断了这份宁静和向往。鸡鸣狗吠的声音突然出现,使得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喧嚣感到困惑和不确定,这也许是诗人对于逃离现实与追求理想之间矛盾的一种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黄尊师生活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禅悦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尘世喧嚣的无奈和困惑。王昌龄以其特有的清新笔法,勾勒出一个既充满理想色彩又不乏现实感的画面,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艺术印象。
汪家兄弟皆奇才,联飞齐上黄金台。
驰声东观二十载,一官不调众所猜。
朝来忽报除书下,却指南雍问官舍。
雁行分飞心万结,聊复对床相慰藉。
白楼兄行复情亲,聚首一堂春日温。
岂徒文字破落莫,直使风俗还真淳。
官河水寒冰欲结,车轮已驾不可脱。
试问功名际会难,何似别离情更切。
江东山水梦游中,故人更思罗与丰。
因君寄语翻作恶,目极江云千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