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迁莺.新岁赠小儿女》
《喜迁莺.新岁赠小儿女》全文
清 / 樊增祥   形式: 词

青鼠帽,紫貂褕。春暖百花初。井华满注水精盂。

窗日晒红鱼。中庭悄,雏尼报。池北朱梅开早。

慵拈针线罢温书。花底学摴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闲适的春日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欢乐。"青鼠帽,紫貂褕"写出了孩子们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显示出节日的喜庆气氛。"春暖百花初"点明了季节,暗示着生机盎然的景象。

"井华满注水精盂,窗日晒红鱼"两句,通过井水清澈如水晶盂,阳光透过窗户映照出红色鱼儿的细节,描绘出家庭生活的宁静与惬意。"中庭悄,雏尼报"则写出庭院中的安静,小尼姑(可能是丫鬟或小女孩)轻声报告着喜讯,增添了家庭的和谐氛围。

"池北朱梅开早"进一步描绘了早春的景色,朱梅的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慵拈针线罢温书,花底学摴蒱"描绘了孩子们暂时放下学习,聚集在花下玩耍的情景,体现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和无忧无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家庭在新年之际的欢乐场景,充满了生活情趣和浓厚的家庭情感。樊增祥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清末近现代初年家庭生活的温馨与美好。

作者介绍
樊增祥

樊增祥
朝代:清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
猜你喜欢

蒙召拜拾遗书情二首

拾遗帝侧知难得,官紧才微恐不胜。
好是中朝绝亲友,九华山下诏来征。
三千里外一微臣,二十年来任运身。
今日忽蒙天子召,自惭惊动国中人。

(0)

送朱庆余

野客行无定,全家在浦东。
寄眠僧阁静,赠别橐金空。
旧里千山隔,归舟百计同。
药资如有分,相约老吴中。

(0)

杂嘲二首

二年不到宋家东,阿母深居僻巷中。
含泪向人羞不语,琵琶弦断倚屏风。
日暮迎来香閤中,百年心事一宵同。
寒鸡鼓翼纱窗外,已觉恩情逐晓风。

(0)

嘲李端端

黄昏不语不知行,鼻似烟窗耳似铛。
独把象牙梳插鬓,昆仑山上月初明。
觅得黄骝鞁绣鞍,善和坊里取端端。
扬州近日浑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

(0)

次韵和光禄钱卿二首

大隐严城内,闲门向水开。
扇风知暑退,树影觉秋来。
望远云生海,行稀砌长苔。
废兴今古事,何必叹池灰。
闲论忧王室,愁眉仗酒开。
方嗟三覆役,又喜四愁来。
晨起萤穿竹,晡餐鸟下苔。
同期阳月至,灵室祝葭灰。

(0)

方山寺松下泉

石脉绽寒光,松根喷晓霜。
注瓶云母滑,漱齿茯苓香。
野客偷煎茗,山僧惜净床。
三禅不要问,孤月在中央。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