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肖山自廷尉出按察建宁便道还蜀·其一》
《张肖山自廷尉出按察建宁便道还蜀·其一》全文
明 / 游朴   形式: 七言律诗

金明初彻鹭鹓班,玉节雄分虎豹关。

春色长留丹笔署,霜威遥动幔亭山。

仙岩行续虹桥断,梓里先迎驷马还。

七步扶携瞻露冕,须君早振海东轓。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张肖山从廷尉调任至建宁按察使,途中返回四川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张肖山在旅途中的不同景象和心境。

首联“金明初彻鹭鹓班,玉节雄分虎豹关”,开篇即以金明初晓、鹭鹓班列、玉节雄风、虎豹关隘的壮丽景象,渲染出张肖山出行时的庄严与雄伟。鹭鹓班列象征着官场的秩序与尊严,玉节则代表了张肖山作为官员的权威与尊贵,而虎豹关隘则暗示了旅途的艰险与挑战,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巧妙地勾勒出张肖山出行的宏大背景。

颔联“春色长留丹笔署,霜威遥动幔亭山”,进一步描绘了张肖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春色长留,意味着张肖山不仅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也寓意着他为地方带来的生机与希望;丹笔署则是指他公正严明的施政,使得春色得以长久留存。霜威遥动,则是形容张肖山的威严与影响力,即使远在幔亭山,也能感受到他的力量与影响,这既是对张肖山个人魅力的赞美,也是对其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品格的颂扬。

颈联“仙岩行续虹桥断,梓里先迎驷马还”,通过仙岩与虹桥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张肖山在途中的行进与归家的喜悦。仙岩行续,象征着张肖山在旅途中不断前行,追求卓越;虹桥断,可能是指旅途中的某种阻碍或困难,但最终被克服,寓意着张肖山克服重重困难,继续前进的决心。梓里先迎驷马还,则描绘了家乡亲人对张肖山归来的热烈欢迎,驷马代表了隆重与荣耀,预示着张肖山归来将受到极高礼遇。

尾联“七步扶携瞻露冕,须君早振海东轓”,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张肖山的期待与祝福。七步扶携,可能是指张肖山在归途中需要人搀扶,这里既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含了对张肖山身体健康的关心。瞻露冕,则是对他作为官员身份的尊敬与期待。须君早振海东轓,则是希望张肖山能早日回到海东地区,继续发挥他的才能与影响力,为地方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肖山出行过程中的自然景观、社会活动以及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能以及对国家、人民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作品。

作者介绍

游朴
朝代:明   字:太初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生辰:1526—1599

游朴(1526—1599),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人,字太初。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猜你喜欢

寄鲜于子骏西台

僚友难逢不世贤,洛台经岁共清閒。

蒹葭岂合依良玉,培塿何能望泰山。

直道难堪从俗尚,清新原足重人间。

期君致主登廊庙,茅屋荒田我自还。

(0)

送贾春卿宰尉氏

相君勋业冠朝端,爱子犹居字俗官。

道德相传家有法,功名善继古为难。

清平足使群情化,谈笑能令万室安。

千里远途今日见,愿当仁政勿盘桓。

(0)

和阎灏中秋赏月四首·其三

万里边城月,清辉彻北庭。

沙侔霜霰白,圃失蕙兰青。

影乱林筛玉,光长隙透星。

南飞有归雁,羡尔故先听。

(0)

题招提院静照堂

藻户面通漕,飞甍出重城。

堂成未遑息,复作千里行。

尘埃袖短褐,蒙暑踏寒冰。

其求异求食,志欲诗编盈。

宁辞阍吏慢,聊为一堂荣。

都城竞名利,日出车马声。

谁云方外士,奔走亦有营。

惟静制众动,自照中乃明。

胡为挠山水,风急帆更轻。

岁阑去勿缓,恐负新堂名。

(0)

句·其一

高骖黄鹤望天飞,千载谁能继费祎。

(0)

山中琴兴

野客调琴玉一枝,薰风滋味自家知。

夜深断送鹤先睡,弹到山空月落时。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