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震灵方丈赠玉虚宗师》
《震灵方丈赠玉虚宗师》全文
元 / 吴全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晓起南窗看白云,道心如水鬓丝银。

当时宣室前釐席,此日仙坛得主人。

方外烟霞知有喜,掌中雷雨信如神。

夜来亲见茅君说,五百年间再世身。

(0)
鉴赏

这首元代吴全节所作的《震灵方丈赠玉虚宗师》诗,以清雅之笔描绘了道家修行的意境与心境。首句“晓起南窗看白云”,描绘出清晨时分,诗人从南窗眺望,云雾缭绕,景象清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道心如水鬓丝银”一句,将道心比作平静的流水,鬓发似银,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年岁虽长但心性依然纯净如初的状态。

“当时宣室前釐席,此日仙坛得主人”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感慨。宣室前釐席,可能暗指在朝廷或庙堂中的地位与经历;而“此日仙坛得主人”,则表明诗人如今在道家的修炼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成为了一位真正的主人。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个人修行的成就,也蕴含着对道家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

“方外烟霞知有喜,掌中雷雨信如神”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道家自然观的认同。方外,即超脱世俗之外;烟霞,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与神秘。诗人认为,在这自然之中,自己能够找到喜悦与灵感。而“掌中雷雨信如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信任,仿佛能够掌控风雨,如同神明一般。

最后,“夜来亲见茅君说,五百年间再世身”两句,透露出诗人与仙人的直接交流,以及对于生命轮回的思考。茅君,是道教中的神仙之一,此处可能代表了高深的道家智慧或超凡的导师。诗人通过与茅君的对话,似乎得到了关于五百年后再次转世的启示,这既是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也是对道家长生不老、轮回转世观念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道家修行的向往与实践,以及对自然、生命、时间等主题的独到见解,充满了浓厚的道家文化气息。

作者介绍

吴全节
朝代:元

(1269—1350)饶州安仁人,字成季,号闲闲,又号看云道人。年十三学道于龙虎山。尝从大宗师张留孙至大都见世祖。成宗大德末授玄教嗣师。英宗至治间,留孙卒,授玄教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工草书。有《看云集》。
猜你喜欢

贺新郎·睡起帘栊静

睡起帘栊静。
□金铺、春帏半卷,宝香烟冷。
门外落花风不定。
糁糁乱红堆径。
谁唤做、春愁如病。
零乱云鬟慵梳掠,傍菱花、羞对孤鸾影。
情易感,恨难醒。
沙边柳外当时景。
记分携、离筵乍阕,去帆初整。
尽举棹歌和泪听。
云淡水寒烟暝。
空怆望、楼高天迥。
犹未归来何处也,日长时、不念人孤另。
书谩写,雁谁倩。

(0)

贺新郎·绰约人如玉

绰约人如玉。
试新妆、娇黄半绿,汉宫匀注。
倚傍小阑闲伫立,翠带风前似舞。
记洛浦、当年俦侣。
罗袜尘生香冉冉,料征鸿、微步凌波女。
惊梦断,楚江曲。
春工若见应为主。
忍教都、闲亭邃馆,冷风凄雨。
待把此花都折取。
和泪连香寄与。
须信道、离情如许。
烟水茫茫斜照里,是骚人、九辨招魂处。
千古恨,与谁语。

(0)

西江月·捍拨声传酒绿

捍拨声传酒绿,蔷薇面衬宫黄。
娇波斜入鬓云长。
眉与春山一样。
潇洒不禁疏瘦,低回犹似思量。
换花梨叶晚阴凉。
说与三年梦想。

(0)

念奴娇·吴东清胜

吴东清胜,是吴山苍翠,吴江澄渌。
灵秀钟人文物盛,历历皆非凡俗。
而况君家,风流遗世,犹寄山阴曲。
继承才业,算来真是名族。
聊恁驻节重湖,惠歌仁咏,蔼丰年图录。
行看登庸归去后,谁展高才相续。
寿日称觞,一杯千岁,应见蟠桃熟。
祝君难老,为君还更再祝。

(0)

太常引·东城归路水云间

东城归路水云间。
几曾放、梦魂闲。
何日整归鞍。
又人对、西风凭栏。
温柔情性,系怀伤感,欲诉诉应难。
愁聚两眉端。
又叠起、千山万山。

(0)

卜算子·杨柳绿成阴

杨柳绿成阴,初过寒食节。
门掩金铺独自眠,那更逢寒夜。
强起立东风,惨惨梨花谢。
何事王孙不早归,寂寞秋千月。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