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娜丝杨水面生,波光柳态两盈盈。
搅来风色昏于梦,不许春江绿不成。
袅娜丝杨水面生,波光柳态两盈盈。
搅来风色昏于梦,不许春江绿不成。
这首诗描绘了杨柳在水面上的生动景象,充满了动态与美感。
首句“袅娜丝杨水面生”,以“袅娜”形容杨柳轻柔的姿态,仿佛细长的柳丝在水面上轻轻摇曳生长,营造出一种温柔而生机勃勃的画面。
次句“波光柳态两盈盈”,进一步描绘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与柳树倒影相互映衬的情景,两者都显得丰盈而美丽,展现出和谐共生的自然之美。
第三句“搅来风色昏于梦”,巧妙地将风、柳与梦境联系起来。微风吹动柳枝,似乎搅乱了周围的光线,让人心中浮现出朦胧梦幻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柳树在风中的动态美。
最后一句“不许春江绿不成”,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江水绿意盎然的期待与赞美。即使是在柳树的摇曳下,春江也不允许失去那一抹生机勃勃的绿色,强调了杨柳对于春天生命力的象征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杨柳与春江之间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以及它们所蕴含的生命力与自然之美。
是处栽花,遍园林、寻常蹈袭。
尽岁月、留枝养叶,补疏删密。
骚客徒夸英正落,人间岂有花能实。
看如今、两树占秋芳,成花国。十日坐,旃檀席。
五夜对,琼瑶壁。更红情不艳,白光如拭。
浸玉寒泉明夜雪,助妆金盏酣朝日。
是臣髡、饮酒最欢时,甘千石。
东风才转千门晓,堤上柳鹅黄矣。
把去年、一树丝绦放,碧玉妆成新意。
未便浓阴满,却先已、风流摇曳。
更临池袅袅,春光漏泄休,攀折堪留憩。
燕燕莺莺未到,问章台、那人何似。
水边朱户,画桥隔断,楼上凝妆翠。
夫婿边城久,望陌头、欲垂双泪。
待些时、折取长条一枝,寄征人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