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赵尔锡祭酒》
《寄赵尔锡祭酒》全文
明 / 王廷相   形式: 古风

载笔东观史,谈经国子师。

大道回淳风,华要跻良时。

畴昔同馆署,今来隔山陂。

清弦抒情素,幽梦攀光仪。

不惜形迹遥,但苦年运移。

日飞逆旅蓬,弥感游子鵻。

回首盻京阙,浮云郁崔嵬。

渺渺胡天雁,菲菲沧江蓠。

怅然维远心,因之寄相思。

(0)
鉴赏

此诗《寄赵尔锡祭酒》是明代文学家王廷相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远的意境营造,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载笔东观史,谈经国子师”以“载笔”、“东观史”、“谈经”、“国子师”等词语,既点明了赵尔锡的身份与学问渊博,也暗示了两人曾共事或学习的经历,奠定了全诗情感基调。

颔联“大道回淳风,华要跻良时”运用象征手法,将“大道”、“淳风”、“华要”、“良时”等意象,寓含了对社会风气、个人际遇的期待与理想,表达了对美好时代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畴昔同馆署,今来隔山陂”通过时空转换,描绘了从昔日共处一室到如今相隔两地的场景,蕴含着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对现实距离的无奈。

尾联“清弦抒情素,幽梦攀光仪。不惜形迹遥,但苦年运移。日飞逆旅蓬,弥感游子鵻。回首盻京阙,浮云郁崔嵬。渺渺胡天雁,菲菲沧江蓠。怅然维远心,因之寄相思。”诗人以清雅的音乐、幽静的梦境、遥远的距离、流逝的时间、漂泊的生活、高远的天空、苍茫的江边等意象,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怅然维远心,因之寄相思”,直抒胸臆,将思念之情寄托于远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关怀与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王廷相

王廷相
朝代:明   字:子衡   号:浚川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生辰:1474-1544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猜你喜欢

东绿翁既居山中而瑞方葺敞庐瑞用前韵

见说移居只载书,高人从此要县车。
看松此崦风吹面,种豆南山月满钥。
拙主不能争子所,凝心尚自学吾庐。
辟人辟世将焉择,独立西风且影疏。

(0)

东绿翁叔祖得园池之胜於万山深处将拔宅而居

两僮自足负琴书,载具何劳远借车。
客至未妨投辖饮,地荒正好带经鉏。
欲从隐者归盘谷,尚念先人有敝庐,择胜怀居竟谁是,定知是哲笑迂疏。

(0)

刘元辅寄咏史六十首赋此为谢

永嘉诸老不可作,史傅纷纭孰与评。
一字不轻严兗铖,千年如见审槿衡。
常尤此道无人识,忽得公诗老眼明。
雪手焚香三读龙,小楼坐对晚山横。

(0)

三月廿夜同徐月齐读参同契次所赠诗韵以谢

天高地下物林林,生化无过阳与阴。
谁向一中窥穷妙,君于静处见几深。
蟾鸟有象明生镜,桐梓何情音在琴。
正好小留论此事,可堪杜宇促归吟。

(0)

送表弟王复翁赴武陵教论

汉朝最贵文学掾,况遇明是早及瓜。
乡国无年工取友,诗书累世克承家。
斜飞聊展天南翼,逸兴应随海上槎。
闻说秦人遗中在,更寻渔父问桃花。

(0)

石林董先生年八十七厚斋詹先生年八十四会于

古林居士詹山老,鹤骨山清出秀眉。
已卯相逢芹泮日,成申共酹菊花枝。
年华迅若东流去,道貌岿然太古遗。
不恨文溪不同会,续貂独得寄篇诗。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