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照灯夕,清赏人所同。
而我独不乐,有亲在江东。
江东岂无月,白发少欢容。
念子未即见,厌见灯花红。
冉冉天边云,悠悠江上峰。
当食发长叹,何时得相从。
月光照灯夕,清赏人所同。
而我独不乐,有亲在江东。
江东岂无月,白发少欢容。
念子未即见,厌见灯花红。
冉冉天边云,悠悠江上峰。
当食发长叹,何时得相从。
这首《元夕独坐》是明代诗人邵宝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元宵佳节时的内心情感与思绪。
首联“月光照灯夕,清赏人所同”描绘了元宵之夜,月光如水,照亮了灯火阑珊的场景,这是人们共同欣赏的美好时刻。然而,诗人紧接着表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而我独不乐,有亲在江东”。他虽然身处佳节,却因思念远方的亲人而感到忧伤,这份孤独感与节日的欢乐形成了鲜明对比。
颔联“江东岂无月,白发少欢容”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虽身处同一轮明月下,但因为年岁渐长,头发斑白,心中却少了欢愉之情。这不仅是对个人老去的感慨,也暗含了对远方亲人不能共享此刻之乐的遗憾。
颈联“念子未即见,厌见灯花红”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与亲人团聚的深深思念。他想象着远方的亲人或许也在同样的时刻思念自己,这种相互的思念使得眼前的红灯显得既美丽又令人厌烦,因为它们无法传递彼此的温暖与关怀。
尾联“冉冉天边云,悠悠江上峰。当食发长叹,何时得相从”以自然景象作结,云朵缓缓飘过天边,江上的山峰则显得悠远。诗人面对这些景象,不禁发出长长的叹息,表达了对相聚时刻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他期待着能够与亲人团聚的那一天,共同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元宵佳节时的孤独、思念与期盼,以及对亲情的深刻感悟。
喜动神仙屋。正三秋、长空月满,又逾一宿。
传道垂弧当此日,缘是蓝田生玉。
更子舍、新归婉淑。
好事重重欣逢遇,合称觞、宴席倾醽醁。
拼一醉,欢娱足。桃源庆婿歌新曲。
想蓬莱、仙洞又献,长生真箓。
看一点、老人照耀,牛女莱庭祝福。
合长幼、芝兰满目。
总向来秋高折桂,麻衣换取蓝袍绿。
永遇乐,食天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