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太师中书令王公挽辞二首·其二》
《赠太师中书令王公挽辞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汾曲名家相国孙,翊登枢铉继承恩。

旂章礼秩连三府,彝鼎功名载一门。

棺敛衮衣哀册异,路驱班剑葬仪存。

清规素履知无晦,金刻雄文贲九原。

(0)
翻译
出自汾曲的著名家族,孙氏子孙显赫,继承了相国的荣耀和恩典。
他晋升中枢要职,家族荣誉与官位相连,一门之内功绩显赫。
去世时,身穿华丽的礼服,哀悼册文独特,出殡仪式庄重。
遵循清廉家风,朴素生活,名声永不会被遗忘,他的丰功伟绩铭刻在金色的墓志铭上。
注释
汾曲:地名,可能指汾河地区的一个文化或贵族聚居地。
相国孙:指曾任相国的孙氏家族成员。
枢铉:古代官职,比喻中央决策核心。
彝鼎:古代祭祀用的器物,象征显赫地位和功绩。
棺敛:下葬前的装殓。
班剑:古代官员出行的仪仗,象征身份地位。
清规素履:清廉简朴的生活方式。
金刻雄文:用金子镌刻的文字,表示对逝者的尊崇和纪念。
九原:古代对坟墓的称呼,代指墓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太师中书令王公所作的挽辞第二首,表达了对王公家族显赫地位和卓越功绩的敬仰,以及对其逝世的哀悼之情。首句“汾曲名家相国孙”点出王公出身名门,祖上曾是相国,显示出家族的荣耀历史。次句“翊登枢铉继承恩”赞扬王公本人在朝廷中位高权重,深受恩宠。

“旂章礼秩连三府”描绘了王公在国家礼仪制度中的崇高地位,涉及多个重要官署。“彝鼎功名载一门”进一步强调王公家族的显赫,不仅个人功勋卓著,且家风传承,一门英烈。

“棺敛衮衣哀册异”描述了王公的葬礼,使用了华贵的礼服和特殊的哀册,显示了对逝者的尊崇。“路驱班剑葬仪存”则写出行葬队伍的威严,体现了王公生前的荣耀。

最后两句“清规素履知无晦,金刻雄文贲九原”是对王公品行的赞美,他一生遵循清廉简朴的准则,即使死后,他的美德和丰功伟绩也将永垂不朽,如同镌刻在金色铭文中,光照九泉之下。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哀思的挽诗,展现了王公生前的显赫与身后之荣光。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寄伯兄·其一

马磨文休已足悲,兼闻卧病叹仳离。

愁多各值花开日,梦远平分月堕时。

瘴地一官怜索莫,骥心千里暂栖迟。

临淮壁垒须重振,莫道齐师鼓再衰。

(0)

咏史·其四

熹庙臣工只两途,忤珰取祸附珰污。

华亭避世朝班里,秋水闲鸥半有无。

(0)

咏史·其一

大凌河水接雄关,啼笑相逢并马还。

李广何庸重对簿,天留陷阱待清班。

(0)

冬日观象台·其二

严飙吹雪满西山,原野苍茫积素间。

钲鼓一军劳挽粟,风沙十月忆当关。

重闉日落铜符出,大漠云驱塞马还。

骠骑贰师俱寂寞,短衣拟缀羽林班。

(0)

答客

自笑瘖聋亦旧徒,山南山北谥公愚。

谁将天末惊弦翼,拟作人间病颡驹。

新柳阿傩羞白发,崇桃夭灼记玄都。

从来花鸟屏风上,不见扶鸠入画图。

(0)

读史·其二

当涂窃国枋,八纮掩中州。

隋珠既在握,荆璞亦冥搜。

繇朗黜庙议,扬斑争匹俦。

汉典何郁郁,学辞良优优。

南皮清宴接,西园秉烛游。

谓当致高蹈,何意摧华辀。

体弱既足病,肥赣亦为羞。

空文侔日月,桢干委山丘。

遂使三公位,徒嗤孙仲谋。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