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相鲁君,鲁人兴谤辞。
子产听郑政,郑人亦毁之。
赤心苦不同,黄口任瑕疵。
贤圣且不免,吾人莫嗟咨。
周公古元圣,流言乃相欺。
向非天动威,成王终见疑。
所以明哲士,脩身日孳孳。
谤言虽百端,而吾自坦夷。
譬之伤日月,指斥靡不为。
安知日月光,万古焉能亏。
仲尼相鲁君,鲁人兴谤辞。
子产听郑政,郑人亦毁之。
赤心苦不同,黄口任瑕疵。
贤圣且不免,吾人莫嗟咨。
周公古元圣,流言乃相欺。
向非天动威,成王终见疑。
所以明哲士,脩身日孳孳。
谤言虽百端,而吾自坦夷。
譬之伤日月,指斥靡不为。
安知日月光,万古焉能亏。
这首明代朱诚泳的《感寓(其五十六)》以孔子和子产两位贤者的经历为典故,表达了对诽谤和指责的豁达态度。诗中提到孔子在鲁国执政时受到非议,子产在郑国推行改革也遭诋毁,但他们都因德行高尚而不受影响。诗人借此强调,即使是圣贤也无法避免流言蜚语,但他们依然保持光明磊落。
诗中通过周公的例子,指出流言若无天威震慑,可能会导致误解,如成王曾对周公产生疑虑。因此,明智的人会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不为外界的毁誉所动。诗人表达出对诽谤的看法,即使遭受百般指责,也要坦然面对,因为真正的贤者如日月,光芒永恒,不会因人的指责而有丝毫亏损。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体现了朱诚泳对于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公正无私精神的坚守。
李白苦歌行路难,以喻世途之难有如是。
莫言难于上青天,时至青天是平地。
五等之爵国所司,万钟之禄人所冀。
为臣忠实而不欺,画像式接咸可至。
石楼先生旧簪缨,出宰三绶郎官贵。
即今任政成都幕,万事只应咨伯起。
葵藿常存向日心,鹍鹏会展垂云翅。
玉陛承恩咫尺天,官船给驿八千里。
三峡盘涡转殷雷,万壑啼猿响空翠。
相如拥传喻蜀时,县官负弩争趋避。
况尔旌旗出入间,丈夫足展平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