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天地数,五与十居中。
所拱中一点,心为八位宗。
河图天地数,五与十居中。
所拱中一点,心为八位宗。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先天易吟三十首(其十六)》。诗中融合了道家和易学的思想,通过对河图的描绘来表达宇宙与自然之数的哲思。
“河图天地数,五与十居中。”这两句开篇就点出了河图中的天地之数,以“五”和“十”为核心,暗示着宇宙间万物生长的规律。河图,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由神秘符号组成的一种图腾,被视作是天地万物生成变化的秘密记录。
“所拱中一点,心为八位宗。”这里,“一点”可以理解为宇宙之中的一个核心或起点,而“心”则代表诗人内在的感悟和领会。诗人通过对河图的研究和内心的体验,将这无尽变化的天地之数归纳为“八位宗”,即可能是指八卦,或是其他易学中的哲学概念,显示了诗人对宇宙规律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整首诗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哲思与宇宙观念,是一首充满智慧与深度的古典诗篇。
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
全胜轺车驾边地。
爱官尘不到,书眼争明,称寿处,春傍梅花影里。
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闲,天亦徘徊就归计。
想叠嶂双溪,千骑弓刀,浑不似、白石山中胜趣。
怕竹屋梅窗欲成时,又飞诏东山,谢公催起。
雁阵惊寒,故唤起、离愁万斛。
因追念、镜鸾易破,凤弦难续。
诗句已凭红叶去,梦魂未断黄粱熟。
叹浪萍、风梗又天涯,成幽独。
归来引,相思曲。
尘满把,泪盈掬。
对长天远水,落霞孤鹜。
立尽西风无好意,遥山也学双眉蹙。
恨草根、不逐鬓根摧,秋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