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度见河清,看画令人忆太平。
不是当年培养力,诸公那得共登瀛。
千年一度见河清,看画令人忆太平。
不是当年培养力,诸公那得共登瀛。
此诗《题瀛洲学士图(其一)》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图画,表达了对往昔太平盛世的怀念与感慨。
首句“千年一度见河清”,以夸张的手法,形容画面中呈现的景象如同千载难逢的祥瑞之象——河水澄清,寓意着社会的清明与和谐。这既是对画面艺术效果的高度赞扬,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次句“看画令人忆太平”,点明了画面所引发的情感共鸣。在欣赏这幅描绘学士生活的作品时,人们不禁回想起过去那个充满文化繁荣、政治清明的时代,表达了对那段历史的怀念和对和平稳定的向往。
后两句“不是当年培养力,诸公那得共登瀛”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如果没有当年的辛勤培养和努力,那些杰出的学者们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成就,共同登上学术的巅峰。这里不仅赞美了学士们的卓越才能,也强调了教育与培养的重要性,以及个人成就背后的社会支持与时代背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学士图的描绘,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人文精神,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教育培养价值的深刻认识。胡奎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反思。
无田士相吊,亦以废燕乐。
我官虽在朝,得饮乃不数。
诗书向墙户,宾至无杯杓。
空取上古言,酬之等糟粕。
有如扬子云,岁晚天禄阁。
但无载酒人,识字真未博。
叔兮归自东,一笑堂上酌。
绪馀不及客,儿女聊相酢。
高谈非世欢,自慰亦不恶。
寄言繁华子,此趣由来各。
湖海声名二十年,尚随乡赋已华颠。
却归甫里无三径,拟傍胥山就一廛。
朱毂风尘休怅望,青鞋云水且留连。
故人亦见如相问,为道方寻木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