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隐堂诗,并叙·其三》
《中隐堂诗,并叙·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二月惊梅晚,幽香此地无。

依依慰远客,皎皎似吴姝。

不恨故园隔,空嗟芳岁徂。

春深桃杏乱,笑汝益羁孤。

(0)
注释
惊梅:形容梅花在二月尚未盛开,给人以意外之感。
幽香:指梅花散发出的清淡香气。
吴姝:比喻梅花洁白如吴地美女,赞美其清雅。
故园隔:指诗人与家乡相隔遥远。
芳岁徂:美好的年华消逝。
桃杏乱:形容桃花和杏花盛开,繁多杂乱。
羁孤:形容旅居他乡,孤独无依。
翻译
二月梅花迟开放,这里却闻不到它的幽香。
梅花轻轻摇曳,仿佛在安慰远方的旅人,洁白如吴地的美女。
我不遗憾家乡遥远,只是感叹美好的时光流逝。
春天已深,桃花李花纷乱盛开,笑你更加孤独在外漂泊。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词人苏轼的作品,名为《中隐堂诗》,其中第三首。全诗通过描绘二月惊梅的景象,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月惊梅晚,幽香此地无。" 开篇即以梅花的清香吸引读者,设定了一种淡雅而又带有几分孤寂的情境。这里的“二月”指的是农历二月,当时正值春末梅花盛开之际,而“惊梅晚”则描绘出一种静谧的夜晚场景,梅花在月光下散发出独特的清香。

"依依慰远客,皎皎似吴姝。" 诗人通过对梅花的形容,寄托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依依”一词传达了一种柔和而深沉的情感,而“慰远客”则表明这种情感是为了安抚那些身在异乡、心系家园的人。接着,“皎皎似吴姝”则通过对梅花的形貌进行比喻,传递了一种清雅脱俗之美。

"不恨故园隔,空嗟芳岁徂。"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中无法挽回事物的无奈感受。“不恨”二字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而“故园隔”则是时间与空间上的隔绝。紧接着,“空嗟芳岁徂”表达了对于逝去青春年华的叹息,诗人似乎在感慨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存。

"春深桃杏乱,笑汝益羁孤。" 最后两句诗则转向对当前景象的描绘与自我情感的抒发。“春深”指的是春天已经较为深入,万物复苏之时,而“桃杏乱”则形容了春日里花开竞艳的情景。紧接着,“笑汝益羁孤”中,“笑汝”一词含有自嘲之意,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在美好景色面前的孤独感受,似乎在用自然界的繁华来衬托自己的寂寞。

总体而言,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抒写,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寻精神家园的情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岁暮

吏退鸟啼公事稀,南山坐对云依依。

冰生幽壑群龙寐,雪洒空江独鹤飞。

芳草向人巳寂寞,梅花何意犹芬菲。

故园松菊为谁好,岁暮山中人未归。

(0)

梁燕二首·其一

紫燕重来日,青春欲半时。

泥融巢未葺,风细语还迟。

岂恋华轩稳,应怀故主知。

夙心异蜂蝶,冷煖逐花枝。

(0)

宿香绿寺

索莫秋林烟雨中,枫岩盎盎水漴漴。

衡阳雁杳寒云隔,惆怅半山霜叶红。

(0)

远安山行

枫林啼鸟杂村舂,晓色征鞍寄远踪。

不尽溪声寒水碧,四山霜叶幻秋容。

(0)

和虎谷王先生韵

百年公论分明日,几度人情反覆间。

独有空山飞鸟倦,不因风雨解知还。

(0)

晚驰应城

午发刘家隔,黄昏入应城。

暮烟渔火暗,秋色野帆轻。

雁阵西风夜,星缠南浦晴。

远心簪冕挂,扰扰负平生。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