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惊梅晚,幽香此地无。
依依慰远客,皎皎似吴姝。
不恨故园隔,空嗟芳岁徂。
春深桃杏乱,笑汝益羁孤。
二月惊梅晚,幽香此地无。
依依慰远客,皎皎似吴姝。
不恨故园隔,空嗟芳岁徂。
春深桃杏乱,笑汝益羁孤。
这首诗是北宋词人苏轼的作品,名为《中隐堂诗》,其中第三首。全诗通过描绘二月惊梅的景象,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月惊梅晚,幽香此地无。" 开篇即以梅花的清香吸引读者,设定了一种淡雅而又带有几分孤寂的情境。这里的“二月”指的是农历二月,当时正值春末梅花盛开之际,而“惊梅晚”则描绘出一种静谧的夜晚场景,梅花在月光下散发出独特的清香。
"依依慰远客,皎皎似吴姝。" 诗人通过对梅花的形容,寄托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依依”一词传达了一种柔和而深沉的情感,而“慰远客”则表明这种情感是为了安抚那些身在异乡、心系家园的人。接着,“皎皎似吴姝”则通过对梅花的形貌进行比喻,传递了一种清雅脱俗之美。
"不恨故园隔,空嗟芳岁徂。"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中无法挽回事物的无奈感受。“不恨”二字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而“故园隔”则是时间与空间上的隔绝。紧接着,“空嗟芳岁徂”表达了对于逝去青春年华的叹息,诗人似乎在感慨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存。
"春深桃杏乱,笑汝益羁孤。" 最后两句诗则转向对当前景象的描绘与自我情感的抒发。“春深”指的是春天已经较为深入,万物复苏之时,而“桃杏乱”则形容了春日里花开竞艳的情景。紧接着,“笑汝益羁孤”中,“笑汝”一词含有自嘲之意,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在美好景色面前的孤独感受,似乎在用自然界的繁华来衬托自己的寂寞。
总体而言,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抒写,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寻精神家园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