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遗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其四》
《遗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其四》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露下风悲萤火流,周南羁客意悠悠。

山川老去三年泪,关塞秋来万里愁。

惯逐禽鱼谙异俗,每因霜月梦沧洲。

一抛砚井双蓬鬓,天畔诗成独倚楼。

(0)
注释
羁客:指旅居在外的人。
悠悠:形容心情忧郁、思绪万千。
三年泪:表达长久的思念和哀伤。
沧洲:古代常用以指代隐士或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翻译
露水降落,秋风凄凉,萤火虫飞舞;在遥远的南方作客的我,心情无比惆怅。
山河依旧,却已逝去三年时光,满含泪水;边关的秋天,万里愁绪涌上心头。
我习惯了追逐鸟兽,熟悉了异乡风俗;每当霜降月明,总会梦回那片沧海之洲。
如今,抛下笔砚,两鬓斑白,我在天涯海角独自倚楼,写下诗篇。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无限眷恋和游子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首句“露下风悲萤火流”,描绘了一幅秋夜萤火如织、风送露珠的画面,萦火在风中摇曳,显得分外凄凉,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孤独感。

接着,“周南羁客意悠悠”表达了诗人作为远方的旅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如同长河般绵长而深沉。周南指的是周代以南的地方,羁客则是旅居异地的书生,这里的“意悠悠”传递出一种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感。

第三句“山川老去三年泪”,诗人对流逝的时光充满了哀伤,每当想起家乡的山川,三年来自己的眼泪仿佛与山川一同老去了。这里的“三年”可能是泛指长时间,而不是具体的时间跨度。

第四句“关塞秋来万里愁”,随着秋天的到来,边关的景象更添了一份萧瑟,诗人心中对于远方家乡的思念也更加深重。万里愁,是对遥远故土的无尽思绪。

“惯逐禽鱼谙异俗”一句,表明诗人习惯了随着野兽和鱼群的足迹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而对于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也逐渐有了一定的了解。这里的“异俗”,暗示了诗人对于他乡文化的适应与理解。

“每因霜月梦沧洲”则是诗人在寒冷的夜晚,月光如霜的时候,他的心中总会梦到那遥远的家乡——沧洲。这里的“沧洲”,或许指的是诗人的故乡,或是一种理想中的美好之地。

最后两句,“一抛砚井双蓬鬓,天畔诗成独倚楼”是诗人在写作时的情景描绘。一抛即为轻轻取用,砚井指的是洗笔的水盂,而“双蓬鬓”则形容诗人的头发杂乱如蓬草一般,这是因为长时间的沉思和写作。最后,“天畔诗成独倚楼”,诗人在高楼之上,望着天边远处的地方,完成了他的诗篇,而他独自一人倚靠着栏杆,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无限眷恋。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异地生活中的孤独与适应。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古乐府十四首·其十四淮阴词

君不见汉王之心何反覆,淮阴功成遭杀戮。

淮阴之才天下奇,淮阴去汉萧何追。

登坛剖画谋何壮,楚汉存亡如指掌。

权谋绝世难为忠,勋业震主难为功。

陈平蹑足计多诈,留侯附耳言非公。

汉王之恩诚太薄,云梦归来遭束缚。

蒯通力说心犹恪,哙等为侪心不足。

淮阴之才非碌碌,汉业功成一何速。

淮阴侯,不可复,天下苍生自鱼肉。

(0)

古意

春江水若油,绿波生如许。

惯送行人船,欸乃数声橹。

(0)

苦雨

连朝风雨自霏霏,兀坐萧斋倦启扉。

野草渐迷荒径滑,落花空衬碧苔肥。

琴因润极音偏缓,酒为愁多力便微。

安得新晴听鸟语,双柑邀客莫相违。

(0)

随园

十笏名园构有年,小仓山色尚依然。

危栏笑倚拈花近,曲水行吟得月先。

人幸有师堪问字,吏真能隐不归田。

群才久荷裁成力,丝竹今谁启后贤。

(0)

咏松

僻处深山挺碧枝,贞松岂惮岁寒时。

天生傲骨都如此,冷暖炎凉总不知。

(0)

黄公望浮岚暖翠

春入千林暖,蓊然翠霭披。

天平恰当面,气韵讶如斯。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