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判宗展钵之作》
《和判宗展钵之作》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公子曾修净饭因,斋鱼声里悟前身。

累觞肯缓持螯手,一钵不劳行炙人。

对镜禅心秋涧月,放怀俗虑晓江尘。

渺茫漫笑神仙事,何用金盘荐擗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pànzōngzhǎnzhīzuò
sòng / xùn

gōngcéngxiūjìngfànyīnzhāishēngqiánshēn

lèishāngkěnhuǎnchíáoshǒuláoxíngzhìrén

duìjìngchánxīnqiūjiànyuèfàng怀huáixiǎojiāngchén

miǎomángmànxiàoshénxiānshìyòngjīnpánjiànlín

翻译
公子曾经修炼在净饭之处,于斋鱼的诵经声中领悟过往的身份。
即使多次饮酒,他也不愿放下持蟹的手,自己动手烹煮食物无需他人劳烦。
面对镜子,他的禅心如秋涧明月般清澈,放下世俗忧虑,如同清晨江面的尘埃。
对于那渺远虚无的仙人之事,他笑着认为无需用金盘盛上麒麟肉来献祭。
注释
公子:指有身份地位的人。
修:修炼。
净饭因:指修行的地方。
前身:过去的生世或身份。
累觞:连续饮酒。
持螯手:持蟹的手。
行炙人:负责传递烤肉的人。
禅心:佛教中的清净之心。
秋涧月:秋天山涧的月光。
俗虑:世俗的忧虑。
神仙事:成仙的事迹。
金盘荐擗麟:用金盘献上麒麟肉(比喻珍贵的食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公子曾修在净饭斋中悟到前生之事,通过斋鱼的声音获得某种超脱世俗的领悟。"累觞肯缓持螯手,一钵不劳行炙人"表达了他对物质生活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修行者的赞美。诗中还写道公子曾修在秋夜静坐,对着镜中之月,心境澄明,将世俗烦恼抛诸脑后。

"渺茫漫笑神仙事,何用金盘荐擗麟"则是对传统追求不朽和奢华礼仪的质疑,从而强调了内在修养与精神自由的重要性。整首诗流露出一股超脱尘俗、追求心灵净化和自我觉悟的哲思。

鉴赏上,这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悠远,体现了作者李弥逊对佛教禅理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于世俗生活与精神修养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蕴含着作者对生命、宇宙和真理的深层思考。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观鱼亭呈陈公度二首·其一

千古濠梁庄惠词,不须反覆辨真知。

直应人意逍遥处,便是游鱼自乐时。

(0)

嘉禾百咏·其九十七木纹观音

双瞳分日月,眉际一星悬。

照见人间苦,三辰不在天。

(0)

次韵清明日西湖

新火飞烟上柳梢,天供好景助诗豪。

江湖一处逢嘉月,溟海同时得巨鳌。

白水更随春雨长,青云不及画楼高。

千桡插羽鼙声动,十里惊雷夺暮涛。

(0)

酬周开祖示长调见索诗集

辩玉当看破石诗,泥沙有宝即山辉。

都廛往往无真璞,误使人评鼠腊归。

(0)

柳梢青

挂起招牌。一声喝采,旧店新开。

熟事孩儿,家怀老子,毕竟招财。当初合下安排。

又不豪门买呆。自古道、正身替代,见任添差。

(0)

古别离

把酒上河梁,送君灞陵道。

去去不复返,古道生秋草。

迢递山河长,缥缈音书杳。

愁结雨冥冥,情深天浩浩。

人云松菊荒,不言桃李好。

澹泊罗衣裳,容颜萎枯槁。

不见镜中人,愁向镜中老。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