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十四夜观灯南寺子虚有诗次其韵兼呈骏发次颜》
《正月十四夜观灯南寺子虚有诗次其韵兼呈骏发次颜》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娟娟佳月挂南楼,萧寺真成秉烛游。

火树忽惊新节物,春衫不趁旧风流。

公方高卧追三已,我亦狂歌发四愁。

为报襟期得名胜,何妨著处一开眸。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正月十四夜晚在南寺观灯的情景,诗人沈与求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灯火以及自己与友人的情感交流。

首句“娟娟佳月挂南楼”,以“娟娟”形容月亮之美好,挂于南楼之上,营造出静谧而雅致的氛围。接着“萧寺真成秉烛游”,将寺庙比作萧瑟之地,却在夜晚点亮灯火,成为游赏的好去处,体现了诗人对这一场景的喜爱与欣赏。

“火树忽惊新节物,春衫不趁旧风流。”火树银花,映照出新年的节日景象,而诗人的春衫似乎不再适应这热闹的氛围,暗示着时光流转,旧日的欢愉难以重现。这里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公方高卧追三已,我亦狂歌发四愁。”“公”指他人,“我”自指,通过对比,展现不同人物的不同心境。“高卧”与“狂歌”形成鲜明对比,前者隐喻深思熟虑,后者则表达情感的激荡。诗人借用“三已”和“四愁”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最后两句“为报襟期得名胜,何妨著处一开眸。”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美景,无论是名胜还是寻常之处,只要能激发情感,都值得驻足欣赏。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生活美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汉王氏镜铭

王氏作竟百采服,多贺新家人民息。

官位普照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

长保二亲子孙力,传告后世乐无极。

(0)

汶上送黄任道游吴

屑霜飞空木叶脱,长河波光碧玉滑。

江南仙客厌尘埃,归梦寥寥向吴越。

故溪时到春未还,正是梅花弄香雪。

太湖寺下吟新诗,姑苏台边醉寒月。

江橙甘熟霜夜酣,吴酬香醇冻醅拨。

辽东归鹤悲是非,钟阜晓猿惊契阔。

嗟予不得从之行,兀若孤鹰叹韝绁。

东南山水游子多,航深屐险无时绝。

去非贾道百不一,寂无风咏十常八。

君提吟笔寻乡邦,词源浩若天潢决。

形容物象空鳌峰,搜摛秘怪穷禹穴。

人生难足惟胜游,意适何劳计穷达。

峥嵘岁律南浦寒,早晚归艎橹声轧。

不独孤陋勤所思,双白应须念亲发。

(0)

咏琵琶诗

抱月如可明,怀风殊复清。

丝中传意绪,花里寄春情。

掩抑有奇态,凄锵多好声。

芳袖幸时拂,龙门空自生。

(0)

子夜四时歌.秋歌十八首·其一

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

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

(0)

谏歌

不见雀来入燕室。但见浮云蔽白日。

(0)

同声歌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蒸尝。

思为苑蒻席,在下蔽匡床。

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

重户结金扃,高下华灯光。

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

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众夫希所见,天老教轩皇。

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