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烟缠山腰,暗水冽石骨。
欲风松先鸣,未雨苔已滑。
洞前多琪花,洞里多紫霞。
高人得所栖,日永蒸胡麻。
冷烟缠山腰,暗水冽石骨。
欲风松先鸣,未雨苔已滑。
洞前多琪花,洞里多紫霞。
高人得所栖,日永蒸胡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水画面。开篇“冷烟缠山腰,暗水冽石骨”两句,以“冷烟”和“暗水”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山腰被薄雾缠绕,而山涧中的水清澈见底,映衬出石头的坚硬。接下来的“欲风松先鸣,未雨苔已滑”则透露出自然界的微妙变化,风尚未起而松林中便有预警之声响起,虽然还未降雨,但地面上的苔藓却已经因为湿气变得滑腻。
诗人随后描写了洞穴前后的景致,“洞前多琪花,洞里多紫霞”,“琪花”和“紫霞”都给人以美丽神秘的感觉,这里的“多”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达了数量上的丰富,也烘托出了诗人眼中的景色之美。
最后,“高人得所栖,日永蒸胡麻”,诗人通过“高人”的寓意,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这里的“栖”字意味着居住或停留,而“日永蒸胡麻”则是说时间悠长,太阳的热力使得胡麻(一种植物)也能被蒸烤,这里可能暗喻了诗人对某种精神寄托之地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