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一亩馀,瀰瀰吞众流。
花繁不近堤,欲往无方舟。
不及池中鱼,随波自沈浮。
莲池一亩馀,瀰瀰吞众流。
花繁不近堤,欲往无方舟。
不及池中鱼,随波自沈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莲花池塘图景。开篇“莲池一亩馀,瀰瀰吞众流”两句,以“莲池一亩馀”形容莲池之小,而“瀰瀰吞众流”则是形容水流的细腻与连绵,这里的“瀰瀰”字生动地描摹出水流在莲叶间穿梭的柔美情态。
接下来的“花繁不近堤,欲往无方舟”两句,通过强调莲花之繁盛和观赏者无法靠近的困境,表现了诗人对景物的深切感受。这里的“花繁”指的是莲花开得非常茂密,而“不近堤”则表明诗人与这美丽景致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欲往无方舟”则是说即使想要靠近,也找不到合适的交通工具,这里“方舟”的使用增添了一份古色古香。
最后,“不及池中鱼,随波自沈浮”两句,则以莲池中的鱼儿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这里的“不及”意味着诗人觉得自己还比不上那池中的鱼,而“池中鱼”则象征着一种不受外界干扰、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随波自沈浮”更是生动地描绘了鱼儿在水中的自然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莲花池塘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