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潭溪十咏·其九莲池》
《潭溪十咏·其九莲池》全文
宋 / 刘子翚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莲池一亩馀,瀰瀰吞众流。

花繁不近堤,欲往无方舟。

不及池中鱼,随波自沈浮。

(0)
注释
莲池:指一个大而深的荷花池塘。
馀:剩余,超过。
瀰瀰:形容水势盛大或波动的样子。
吞众流:淹没众多水流,形容池塘水势广阔。
花繁:花开得茂盛。
堤:河岸或湖边的堤坝。
方舟:渡船,这里比喻接近或到达的方式。
不及:比不上,不如。
随波:顺着水流。
沈浮:沉下去和浮上来,这里指鱼儿在水中自在游动。
翻译
莲池宽广超过一亩,水势浩渺吞没了众多水流。
莲花盛开却不靠近河堤,想去亲近却找不到渡船。
比不上池中的鱼儿,能顺着水流自由沉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莲花池塘图景。开篇“莲池一亩馀,瀰瀰吞众流”两句,以“莲池一亩馀”形容莲池之小,而“瀰瀰吞众流”则是形容水流的细腻与连绵,这里的“瀰瀰”字生动地描摹出水流在莲叶间穿梭的柔美情态。

接下来的“花繁不近堤,欲往无方舟”两句,通过强调莲花之繁盛和观赏者无法靠近的困境,表现了诗人对景物的深切感受。这里的“花繁”指的是莲花开得非常茂密,而“不近堤”则表明诗人与这美丽景致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欲往无方舟”则是说即使想要靠近,也找不到合适的交通工具,这里“方舟”的使用增添了一份古色古香。

最后,“不及池中鱼,随波自沈浮”两句,则以莲池中的鱼儿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这里的“不及”意味着诗人觉得自己还比不上那池中的鱼,而“池中鱼”则象征着一种不受外界干扰、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随波自沈浮”更是生动地描绘了鱼儿在水中的自然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莲花池塘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刘子翚

刘子翚
朝代:宋   字:彦冲   号:屏山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生辰:huī)(1101~1147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你喜欢

题陈撷芬女士女学报

唤起同胞一半人,女雄先出唱维新。

要修阴教强黄种,休把平权笑白民。

拾翠尽除间著作,炜彤兼复古精神。

大江东望文明水,遥视飞行比电轮。

(0)

次卷中自题诗韵,再纪四绝·其二

珍重璇题已百年,匆匆过眼几云烟。

重教八部天龙护,不使人间劫火然。

(0)

谢芝叟惠菊·其一

又费先生解阮囊,买秋为我展重阳。

拚他风雪残年迫,不碍黄花晚节香。

(0)

伯惠以其先人禹勤刺史柳阴洗马图索题,为赋四绝·其三

闲写丹青定自怜,一州斗大当凌烟。

千金市骏空相惜,如此英雄负少年。

(0)

再叠前韵,奉答仙屏中丞·其三

沈郁雄心公已知,胥涛声急撼秋帷。

哀思故国兰成赋,丧乱中年杜老诗。

径儗神方寻许迈,漫将文笔赏丘迟。

西风独洒伤时泪,沦落天涯愧絷维。

(0)

席上作

儿女英雄海上缘,东风吹散化春烟。

相逢欲洒青衫泪,已割蓬莱十四年。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