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嫌桃李太粗生,晚殿群芳不自盈。
冷艳坐消三伏暑,高标独占九秋清。
簪花拟欲酬佳节,落帽从教笑众英。
最有诗翁被花恼,从今唤作友于兄。
为嫌桃李太粗生,晚殿群芳不自盈。
冷艳坐消三伏暑,高标独占九秋清。
簪花拟欲酬佳节,落帽从教笑众英。
最有诗翁被花恼,从今唤作友于兄。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秋日之花的独特情感与欣赏。诗人以“为嫌桃李太粗生”开篇,表达了对桃李花朵过于平凡的不满,转而赞美秋日之花的高雅与独特。接着,“晚殿群芳不自盈”一句,暗示了这些秋花在百花凋零之际,依然绽放着自己的美丽,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彩。
“冷艳坐消三伏暑,高标独占九秋清”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花的特质——它们能在炎热的夏季中带来清凉,以其高洁的姿态独占九月的清秋。诗人通过“冷艳”和“高标”这两个词,生动地刻画了秋花的气质与品格。
接下来,“簪花拟欲酬佳节,落帽从教笑众英”两句,展现了诗人想要以佩戴鲜花来庆祝节日,以及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风度的情景。这里的“拟欲”和“从教”,体现了诗人既期待又随性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享受。
最后,“最有诗翁被花恼,从今唤作友于兄”两句,以一种幽默而深情的方式收尾。诗人似乎被花所困扰,但这种困扰并非负面情绪,而是因为花的美丽与魅力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从今以后,诗人将这些秋花视为亲密的朋友,不仅是因为它们的美丽,更是因为它们激发了诗人的诗情与友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独特情感,同时也融入了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身世如浮云,百年一飘忽。
古人事业在,已腐蒿里骨。
惜哉薰风亭,劲翰俨突兀。
想当挥洒际,浩气涨溟渤。
迄兹变故后,同好亦泯没。
散帙落危睇,作亭焕新揭。
超然盛德后,清芬念贻厥。
亦闻爽垲地,山水皆秀发。
旷荡敞遐眺,葱茜罗翠樾。
胜游集簪履,有酒备百罚。
异时太真园,绛树山硉矹。
吾其解烦鞅,长风卧烟筏。
问津鸥鸟外,亭上散白发。
飘飘揖薰风,解带脚不袜。
咀嚼清冰圆,内洗肝肺渴。
呜呼苍梧远,瑶琴久衰歇。
于焉慰永怀,森森来披拂。
耿耿入疏襟,更欲迟华月。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破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陵阳北郭隐,身世两忘者。
蓬蒿三亩居,宽于一天下。
樽酒对不酌,默与玄相话。
人生自不足,爱叹遭逢寡。
爱君芙蓉婵娟之艳色,色可餐兮难再得。
怜君冰玉清迥之明心,情不极兮意已深。
朝共琅玕之绮食,夜同鸳鸯之锦衾。
恩情婉娈忽为别,使人莫错乱愁心。
乱愁心,涕如雪,寒灯厌梦魂欲绝。
觉来相思生白发,盈盈汉水若可越。
可惜凌波步罗袜,美人美人兮归去来,莫作朝云暮雨兮飞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