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重盟戒,有戒戒即止。
所戒不止酒,戒在沉缅里。
弛戒终狂夫,慎戒乃君子。
初戒虽忤时,戒定还自喜。
有如戒前车,必戒浅近起。
又如戒履霜,渐者戒之理。
戒色既在壮,戒得亦在已。
所以伯禹戒,卫武亦戒矣。
而我不严戒,戒心荡无涘。
从此戒作师,承戒如承祀。
古人重盟戒,有戒戒即止。
所戒不止酒,戒在沉缅里。
弛戒终狂夫,慎戒乃君子。
初戒虽忤时,戒定还自喜。
有如戒前车,必戒浅近起。
又如戒履霜,渐者戒之理。
戒色既在壮,戒得亦在已。
所以伯禹戒,卫武亦戒矣。
而我不严戒,戒心荡无涘。
从此戒作师,承戒如承祀。
此诗以戒酒为主题,借古人之戒,警示世人。开篇“古人重盟戒,有戒戒即止”,引出戒律的重要性,强调戒律的约束力。接着,“所戒不止酒,戒在沉缅里”,指出戒律不仅限于酒,更在于沉溺与放纵之中。通过“弛戒终狂夫,慎戒乃君子”对比,凸显了戒律对于个人品行的影响。
“初戒虽忤时,戒定还自喜”,表明戒律初期可能不被理解或接受,但坚持戒律后内心会感到满足与喜悦。接下来,“有如戒前车,必戒浅近起;又如戒履霜,渐者戒之理”,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戒律如同预防事故的前车之鉴,以及对渐进式危险的警惕,强调戒律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
“戒色既在壮,戒得亦在已”,进一步阐述戒律的范围,不仅包括外在的行为,也包括内心的欲望。最后,“所以伯禹戒,卫武亦戒矣。而我不严戒,戒心荡无涘”,通过引用历史人物伯禹和卫武的例子,强调戒律的重要性,并反思自己的行为,表达了对戒律的深刻认识和自我反省。
“从此戒作师,承戒如承祀”,总结全诗,表示从今以后将戒律作为人生的导师,对待戒律如同祭祀般庄重,体现了诗人对戒律的敬畏之心和实践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戒律的深入探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智慧的传承与思考,也表达了对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的重视,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人丁分上下,有丁苦无田。
算缗但计口,不问陌与阡。
当其催科时,比户最可怜。
土窑一破甑,弃之远播迁。
人去丁不去,籍在焉得蠲。
邻里代之输,展转相株连。
及其岁已久,他乡长曾元。
忽闻踪迹存,重趼敛丁钱。
我欲除此困,税额防虚悬。
绘图思郑侠,悯此芃独先。
携手踏莎行,微茫草径缺。
幽人兴未已,芒屦穿林樾。
村墟上暮烟,衣袂微风发。
遥寻钟磬音,远公庐暂歇。
乘兴复登高,东岭起明月。
皓色坠深潭,清光见毫发。
远树何苍苍,云峰忽出没。
盘礴夜转深,零露浸履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