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雨,今日雨。渔父讴歌,老农欢舞。
堪笑蒲许林中,邓师伯把不定,却向豆子山前打瓦鼓。
熟不熟,但看五月廿六。
昨日雨,今日雨。渔父讴歌,老农欢舞。
堪笑蒲许林中,邓师伯把不定,却向豆子山前打瓦鼓。
熟不熟,但看五月廿六。
这首诗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了雨后人们的不同反应和生活场景。通过“昨日雨,今日雨”的开篇,诗人巧妙地将时间和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循环往复的韵律感。接着,“渔父讴歌,老农欢舞”两句,形象地展现了雨后渔夫和农民的喜悦心情,前者可能是因为雨水为捕鱼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后者则是因为雨水有助于农作物的成长。
“堪笑蒲许林中,邓师伯把不定,却向豆子山前打瓦鼓”这一段,运用了幽默的笔触,描述了在雨后的环境中,一些人或因意外或因好奇而做出的不寻常行为,如在蒲许林中嬉戏、邓师伯的不确定行为以及在豆子山前打瓦鼓的举动。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反映了人们面对自然变化时的多样情感和反应。
最后,“熟不熟,但看五月廿六”一句,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作物成熟度的判断,暗示了农民对时间的敏感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雨后乡村生活的和谐与生机,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人类生活关系的深刻思考。
锦字亲裁,泪巾偷裛,细说旧时。
记笑桃门巷,妆窥宝靥,弄花庭前,香湿罗衣。
几度相随游冶去,任月细风尖犹未归。
多少事,有垂杨眼见,红烛心知。
如今事都过也,但赢得、双鬓成丝。
叹半妆红豆,相思有分,两分青镜,重合难期。
惆怅一春飞絮,梦悠飏教人分付谁。
销魂处,又梨花雨暗,半掩重扉。
白苧裁春衫,京尘可得缁。
一麾江海去,何成复何亏。
驰驱两轮朱,萧骚双鬓丝。
所欣岁功就,千里春台熙。
素念耻伐檀,烦政戒楚茨。
同心何自来,邂逅得我师。
金华仙去远,文其不在兹。
诸公竞唐体,颓流谁楫维。
命将骚雅坛,幸子无牢辞。
为我缓节歌,纾我商讴悲。
边尘塞乡国,介鳞语侏㒧。
登楼仲宣赋,遣兴子美诗。
怀归自无计,惨戚将奚为。
排云天九重,抒我危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