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川此际载非熊,紫诏行颁玉殿东。
正好促装趋北阙,元正端的拜三公。
渭川此际载非熊,紫诏行颁玉殿东。
正好促装趋北阙,元正端的拜三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孟僖的《庆侍郎(其四)》,主要描绘了渭川之地发生的一幕,暗示着某种吉祥之事即将来临。"渭川此际载非熊",这里的"非熊"通常象征着贤臣或圣主的出现,暗示侍郎将有非凡的机遇。"紫诏行颁玉殿东",意味着皇帝的紫色诏书在宫殿东边颁布,显示出对侍郎的重视和恩宠。
"正好促装趋北阙","促装"表示准备行装,"北阙"代指朝廷,表达了侍郎迫不及待地想要接受这一重要任命,表现出他的积极和期待。"元正端的拜三公","元正"指正月初一,"拜三公"则是晋升至高级官职,预示着侍郎将在新的一年中获得显赫的地位。
整首诗通过象征和隐喻,表达了对侍郎仕途顺利、地位提升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对朝廷人事变动的关注和对友人的赞赏。
吾观古来磊落大丈夫,致身特达自与凡才殊。
若不功作霖雨润枯槁,便当手持玉斧清寰区。
二者都应不可得,大田可稼长川渔。
生平抱此心耿耿,烂读古书极驰骋。
中年滥骑乌府骢,几载蛮荒苦便静。
忽闻按部同官来,江山六月霜风回。
楼船弹压湖湘百怪息,宪节荡拂溪洞云烟开。
是时思得欢然一相遇,何意黄鹄东飞燕西去。
令人凝望佳节过,开尽冬梅老春树。
春树纤纤柔叶多,沅江江上浩烟波。
喜得瑶华好音信,兴来独立东风歌。
歌成写寄凭双鲤,心事非公复谁理。
会合悠悠自有时,还期高议金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