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
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阴。
云山相出没,天地互浮沈。
万里无涯际,云何测广深。
潮波自盈缩,安得会虚心。
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
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阴。
云山相出没,天地互浮沈。
万里无涯际,云何测广深。
潮波自盈缩,安得会虚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船航行于茫茫大海之中的景象。"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一句,通过“乘桴”这一古代出海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广阔海洋的向往和挑战,同时也表现了面对如此辽阔无垠的自然之美而感到的震撼与敬畏。"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阴"则描绘了在这片汪洋大海中,方向迷失,天地间弥漫着一片阴霾,让人感觉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和渺小。
"云山相出没,天地互浮沈"这一句,更是将自然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云雾与山峰在海面上交织出现消失,仿佛整个宇宙都在这片汹涌澎湃的波涛中沉浮不定。接着“万里无涯际,云何测广深”则是诗人对这片海洋深度的质疑和探索,面对如此广阔且深不可测的海洋,人如何能窥其全貌?
最后,“潮波自盈缩,安得会虚心”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自然之美时内心世界的平静与澄明。在这汹涌澎湃的潮水中,诗人却能保持一颗宁静的心灵,这也许是因为他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海洋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古代文人的胸襟与哲思,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