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史计使寄建茗》
《谢史计使寄建茗》全文
宋 / 赵汝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皇华珍意办头纲,馀馥吾侪也得尝。

黯戆终然言有味,仝衰那得字搜肠。

耕云陇畔知无憾,贮月瓢中剩有香。

独念郊民多菜色,旱饥粟价踊非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èshǐ使shǐjiànmíng
sòng / zhàoténg

huánghuázhēnbàntóugāngcháicháng

àngàngzhōngrányányǒuwèitóngshuāisōucháng

gēngyúnlǒngpànzhīhànzhùyuèpiáozhōngshèngyǒuxiāng

niànjiāomínduōcàihànjiàyǒngfēicháng

注释
皇华:皇家的华贵。
珍意:珍贵的心意。
头纲:最珍贵的。
黯戆:质朴而憨直。
终然:终究。
言有味:话语有深意。
陇畔:田边。
贮月:存有月色的。
剩有香:仍有香气。
郊民:乡间百姓。
菜色:形容面黄肌瘦。
旱饥:旱灾导致的饥饿。
粟价踊非常:粮价异常上涨。
翻译
皇家的华贵礼品是最珍贵的,我们也能品尝到剩余的香气。
虽然质朴的话语可能不华丽,但其中蕴含的深意让人回味无穷。
在田边劳作,心中没有遗憾,因为瓢中的酒还留有月色的清香。
我独自想到乡间的百姓面带菜色,旱灾导致粮食短缺,粮价异常上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腾所作的《谢史计使寄建茗》。诗中,诗人首先表达了对友人史计使赠送珍贵茶叶的感激之情,认为这不仅是物质上的馈赠,更是友情的体现,他们也能一同品味其中的美好。接着,诗人通过"黯戆终然言有味",赞美了茶的醇厚滋味和深沉内涵,即使在衰老之时,品茗仍能带来心灵的慰藉。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自己在田间劳作时,想象着远方朋友的茶香,心中没有遗憾,而茶香如月光般留在心底,余韵悠长。然而,他并未忘记百姓疾苦,想到郊野的贫民因旱灾而面带菜色,粮食价格飞涨,不禁忧虑万分。

整首诗以茶为媒介,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又寓含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赵汝腾

赵汝腾
朝代:宋

赵汝腾(?-1261年),字茂实,号庸斋。居福州(今属福建)。生年不详,卒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历迁籍田令。如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入奏前后奸谀兴利之臣,很是切直。后官终翰林学士承旨。汝腾着有庸斋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宋太宗八世孙,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差主管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累官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不久被罢免。又用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拜翰林学士。晚年号紫霞翁,景定二年(1261年)卒。谥忠靖。着有《庸斋集》六卷。
猜你喜欢

题刘芑川孝廉外丁卯桥诗集·其三

身世艰难百感多,刘琨何事击壶歌。

故人西在阳关外,白发秋风夜渡河。

(0)

泰逮内渡抵惠安县·其二

九重宵旰未言劳,几省军储尚驿骚。

严谴犹承主恩泽,马声人鬓两萧萧。

(0)

感怀杂诗·其一

海外功名泡影如,群公网岂漏游鱼。

然明未必都相识,犹有平原待荐书。

(0)

读卓人孝廉「逐疫行」,走笔率成绝句·其二

鼓吹声高独喜闻,朝朝挖眼复抽筋。

最伤炮烙过钳网,入瓮何时请此君。

(0)

南征八咏·其八回军将入竹堑城作

亲友何劳远出迎,悠悠一片管弦声。

全军甲冑归戎伍,夹道衣冠迓凯兵。

鼍鼓□鸣山岳壮,云麾招飐海天晴。

回时制就「南征赋」,长为熙朝颂太平。

(0)

剑潭晚泛

溪南溪北遍桑麻,极目芳塍稻未花。

野渡人归樵担满,岩阿客散鸟声哗。

苍茫云树崖前寺,杳霭烟村竹里家。

共对雨馀好风景,澄潭如镜泛轻槎。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