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发江门百馀里,晓过芙蓉湖上头。
袅袅秋风吹榉柳,层层云气盖船楼。
潮发江门百馀里,晓过芙蓉湖上头。
袅袅秋风吹榉柳,层层云气盖船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行于江海之上,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感受。首句“潮发江门百馀里”,以“潮发”开篇,暗示着江海的壮阔与动态,同时“江门”二字则点明了地点,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江水奔腾的气势和旅程的开始。接着,“晓过芙蓉湖上头”,将视线转向另一处美景,晨光中的芙蓉湖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湖面与天空相接,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袅袅秋风吹榉柳”,转而描写秋季的景象,秋风轻拂,榉树柳树随风摇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秋意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层层云气盖船楼”,最后,诗人将视角拉回船只,云层如同轻纱般覆盖在船楼之上,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飘渺、悠远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审美情趣。
三峰拥中州,二水俱北汇。
状如吸川鲸,有屋负鲸背。
主人颂酒德,量与刘阮对。
会令百川流,入我三尺喙。
回视瓮间人,无乃真鼠辈。
天风驾鲸波,风静水可爱。
想当持翠螺,时依太白酹。
尔曹固何知,此意有君在。
徐侯顿朱墨,岂复知花时。
美人忽含笑,临镜窥涟漪。
朝来摩两眼,喜作云雾披。
须烦春草句,咏此玉雪枝。
小窗惜无人,共赏林下姿。
毛褚二三子,亦足相遨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