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径萝冉冉,弥望烟漠漠。
遥闻鸡犬声,知有人居错。
老幼总无营,第不废耕作。
辟地余有心,此中良不恶。
深径萝冉冉,弥望烟漠漠。
遥闻鸡犬声,知有人居错。
老幼总无营,第不废耕作。
辟地余有心,此中良不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深径萝冉冉,弥望烟漠漠”开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条被藤萝覆盖的小径,以及远处烟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遥闻鸡犬声,知有人居错”,在这样的环境中,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犬吠,透露出村庄的存在,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后两句“老幼总无营,第不废耕作”,描述了村中老人和小孩的生活状态,他们虽然没有过多的忧虑,但依然参与农事活动,体现了乡村生活的自给自足与和谐。最后,“辟地余有心,此中良不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充实生活的赞赏与向往,认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是美好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中人们对自然与和谐生活的追求。
金榜阅名姓,于今二十秋。
石陨鹢退飞,才命不相谋。
丝绳可比直,应笑曲如钩。
竹未遇蔡邕,有声谁见求。
匏瓜岂无蔓,奈何枝不樛。
土俗相慢侮,有如东家丘。
革囊贮珠玉,至宝勿暗投。
木若假先容,为君效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