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沈禹文见寄》
《答沈禹文见寄》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未息吴中战,宁闻燕市歌。

一官身事重,长夜国忧多。

古道淹骐骥,秋山老薜萝。

趋朝成百感,风色动鸣珂。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答沈禹文见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切感慨。

首联“未息吴中战,宁闻燕市歌”描绘了战乱未止,百姓不得安宁的景象,与繁华热闹的都市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

颔联“一官身事重,长夜国忧多”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他作为官员,肩负着国家的重任,夜晚难眠,心中满是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颈联“古道淹骐骥,秋山老薜萝”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被深埋在古道中的千里马,无法施展才华,又将自己比作秋山中老去的薜萝,暗示自己的年华已逝,壮志未酬。

尾联“趋朝成百感,风色动鸣珂”表达了诗人每日上朝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然界的细微观察,通过风吹动铃铛的声音,象征着内心世界的波动和外界环境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时代脉搏的敏感捕捉。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八归.李子申自津门抄寄词帙

蓟鸿向暝,江蝉吟骤,襟恨正满云涯。

关山不断斜阳线,新邮密字珠尘,墨晕行欹。

为道经秋淮舫别,祗潘鬓、枯甚当时。

念住傍津驿回桥,又鹃迫花期。

湘湄灯偏帘卷,招人丛桂,假山长笑髡枝。

乱钟惊醒,破帆停宿,魂避篝火荒祠。

几风花劫剩,水云伫话百篇诗。

忍南北、老怀暂寄,无歌清泪垂。

(0)

声声慢.星洲白蔷薇盛开感赋

玉环风色,斜倚栏干,珊珊有恨无力。

深径谁听,风雨夜来狼藉。

上阶三两蝴蝶,悄无声飞过墙北。

春去也,绿连天,墙外寻春无迹。

万里深闺消息,任月底黄昏,碎阴欹侧。

流水吴宫,闲梦暗伤南国。

珠帘更垂绣户,付何人深寻细觅。

算只有社燕去,相寄怨忆。

(0)

青玉案.寄意

垂杨夹道飞尘妥,但宝马香车夥。

幽径无人暗花锁。

上山星月,下山灯火,挨得黄昏过。

临歧踯躅真无那,真个销魂遮莫可。

豆蔻花开红琐琐。

捲帘独立,关窗闲坐,若个愁城大。

(0)

清平乐

酒浓寒薄,百计难推托。

小院黄昏人寂寞,风起月明花落。

开奁细把花钿,夜长直怎如年。

零乱一床闲梦,吹来飘去如烟。

(0)

红娘子.红蜻蜓

生小珊瑚质。倩影娇憨极。

已去还来,欲飞犹住,茜裙人侧。

倚身裁、款款不禁风,借榴花装饰。画出轻无力。

巧托霞绡色。赤凤身轻,红鸾样小,夕阳如织。

惹邻娃、认作绛河仙,问丹砂消息。

(0)

冬夜独坐

我本无为者,端居一室中。

孤镫空照雨,四壁冷栖风。

交以性情合,禅因文字通。

法云何广大,弥布十年功。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