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息吴中战,宁闻燕市歌。
一官身事重,长夜国忧多。
古道淹骐骥,秋山老薜萝。
趋朝成百感,风色动鸣珂。
未息吴中战,宁闻燕市歌。
一官身事重,长夜国忧多。
古道淹骐骥,秋山老薜萝。
趋朝成百感,风色动鸣珂。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答沈禹文见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切感慨。
首联“未息吴中战,宁闻燕市歌”描绘了战乱未止,百姓不得安宁的景象,与繁华热闹的都市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
颔联“一官身事重,长夜国忧多”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他作为官员,肩负着国家的重任,夜晚难眠,心中满是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颈联“古道淹骐骥,秋山老薜萝”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被深埋在古道中的千里马,无法施展才华,又将自己比作秋山中老去的薜萝,暗示自己的年华已逝,壮志未酬。
尾联“趋朝成百感,风色动鸣珂”表达了诗人每日上朝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然界的细微观察,通过风吹动铃铛的声音,象征着内心世界的波动和外界环境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时代脉搏的敏感捕捉。
蓟鸿向暝,江蝉吟骤,襟恨正满云涯。
关山不断斜阳线,新邮密字珠尘,墨晕行欹。
为道经秋淮舫别,祗潘鬓、枯甚当时。
念住傍津驿回桥,又鹃迫花期。
湘湄灯偏帘卷,招人丛桂,假山长笑髡枝。
乱钟惊醒,破帆停宿,魂避篝火荒祠。
几风花劫剩,水云伫话百篇诗。
忍南北、老怀暂寄,无歌清泪垂。
玉环风色,斜倚栏干,珊珊有恨无力。
深径谁听,风雨夜来狼藉。
上阶三两蝴蝶,悄无声飞过墙北。
春去也,绿连天,墙外寻春无迹。
万里深闺消息,任月底黄昏,碎阴欹侧。
流水吴宫,闲梦暗伤南国。
珠帘更垂绣户,付何人深寻细觅。
算只有社燕去,相寄怨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