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石安眠,山云四屯。救不得也,浣盆浣盆。
更说甚德山临际,棒如雨点,喝似雷奔。
草迷人去路,月挂客愁村。
枕石安眠,山云四屯。救不得也,浣盆浣盆。
更说甚德山临际,棒如雨点,喝似雷奔。
草迷人去路,月挂客愁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画面,诗人选择在山石间枕石而眠,四周被山云缭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意境。"救不得也,浣盆浣盆"可能意味着诗人试图洗净心灵的尘埃,但又意识到无法完全摆脱尘世的烦恼。
接下来的诗句"更说甚德山临际,棒如雨点,喝似雷奔"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容禅师或修行者在山中传授佛法时的威严与力量,仿佛棒击和喝声如同雨点和雷鸣,震撼人心。这反映了佛教修行中的严格与庄重。
"草迷人去路,月挂客愁村"则以自然景物烘托出旅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草丛遮挡视线,月光洒在寂静的村庄,勾起了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和无尽愁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和禅修场景,以及旅人的离愁别绪,展现了作者对禅意生活的理解和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