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不厌客过临,清暑销尘带石林。
溪静白鸥晴泛影,树幽黄鸟晚留音。
绮窗分榻帘阴转,银烛移樽漏滴深。
向秀不堪邻笛感,墓亭秋思易伤心。
草堂不厌客过临,清暑销尘带石林。
溪静白鸥晴泛影,树幽黄鸟晚留音。
绮窗分榻帘阴转,银烛移樽漏滴深。
向秀不堪邻笛感,墓亭秋思易伤心。
这首明代诗人刘炳的《徐叔度黄子初王仲愚同宿徐彦辅斋次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草堂不厌客过临”,表达了主人对访客的热情好客,即使频繁来访也不觉厌烦。接着,“清暑销尘带石林”写出了夏日的清凉与自然环境的清幽,暗示了石林为这处居所增添了几分雅致。
“溪静白鸥晴泛影”进一步描绘了溪水清澈,白鸥悠闲地在水面掠过,留下了倒影,展现了大自然的恬静与和谐。“树幽黄鸟晚留音”则通过黄鸟的鸣叫,渲染出傍晚时分的静谧与生机。
室内,“绮窗分榻帘阴转”描绘了精致的窗户和舒适的卧榻,随着夕阳西下,帘幕随风轻轻转动,营造出温馨的氛围。“银烛移樽漏滴深”则通过银烛和滴漏,暗示夜已深沉,朋友们围坐饮酒,享受着相聚的时光。
然而,尾联“向秀不堪邻笛感,墓亭秋思易伤心”笔锋一转,借向秀典故表达对亡友的怀念,邻笛声勾起了对秋日墓亭的哀思,使得这美好的夜晚也带上了一丝淡淡的忧伤。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欢聚的喜悦,又有离别后的感怀,展现了友情与岁月的交织。
少年湖海气,近又负诗名。
今忽担簦去,谁非倒屣迎。
雨茶烹顾渚,春酒醉乌程。
有句茅亭著,蘋风洲上生。
登瀛彼何人,选海渺无际。
巨矣万斛舟,不与贫士济。
起樯开锦帆,逆浪使风势。
贫士望洋立,惆恍发深喟。
少监笠泽英,清芬袭兰砌。
不经觅举难,不道觅举易。
每恨里选衰,高才守低位。
趋荣靡愿辱,不富焉有贵。
一涂总不歧,只臂韝群鸷。
园桃各春妍,崖松以霜悴。
端笏玉扆前,极口陈国是。
上之及公卿,下之言守帅。
剥肤到饥氓,孰与护元气。
凝阴积层霄,剽贼延内地。
毋谓民不神,民情即天意。
善瑟无弊弦,良工先利器。
所愿招隽豪,弃取委公义。
庶几皋伊出,扶倾扫沉翳。
从来立仗马,唯作啖刍计。
堂堂不讳朝,鸣凤峙鹓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