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华盖啸双鸾,翠壁丹厓欲见难。
社待陶公应肯入,坐无车胤不成欢。
兰湖正拟同纫佩,蒲涧曾期共考槃。
雪后东来一乘兴,扁舟无惜剡溪寒。
翩翩华盖啸双鸾,翠壁丹厓欲见难。
社待陶公应肯入,坐无车胤不成欢。
兰湖正拟同纫佩,蒲涧曾期共考槃。
雪后东来一乘兴,扁舟无惜剡溪寒。
这首诗描绘了与友人登社的场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趣与情调。首句“翩翩华盖啸双鸾”,以华美的车盖和双鸾的飞翔,象征着诗人与友人的高雅形象和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接着,“翠壁丹厓欲见难”则通过描绘难以见到的翠绿山壁和红色崖石,营造出一种隐秘而神秘的氛围,暗示了社的不凡之处。
“社待陶公应肯入”一句,借用了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对陶公(即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与陶公一样,能够融入这个社中,享受其中的文化交流与精神共鸣。接下来,“坐无车胤不成欢”则以车胤(东晋时期的学者,以勤奋好学著称)为例,强调了在座之人皆为志同道合之士,共同追求学问与乐趣的重要性。
“兰湖正拟同纫佩,蒲涧曾期共考槃”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如同佩戴兰花般优雅,又如在蒲涧边共同建造家园般和谐。最后,“雪后东来一乘兴,扁舟无惜剡溪寒”则以雪后的景象和乘舟东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雪后一同出游,不畏寒冷,享受自然之美的愉悦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他们对于文化、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穷冬溯荆江,风急波涛怒。
张君一叶舟,追逐任掀舞。
时从古岸边,颇得班荆语。
君家岷山下,须眉挟风雨。
万里垂橐归,问君自何苦。
两儿才过膝,秀色隐眉宇。
昨者试省中,旁观正如堵。
诵书声琅琅,亦复记训诂。
呼前与酬答,进止良应矩。
我为三咨嗟,每见必摩拊。
祝君须爱惜,事业贵有序。
美质在陶冶,如器无苦窳。
道远方愁予,速成戒自古。
可使利欲风,居然熏肺腑。
良心人所同,爱敬发端绪。
岷江本一勺,东流贯吴楚。
但当养其源,日进自莫禦。
君归闭门思,予言或可取。
都城十两车,送子江之浒。
目寄片帆飞,水国沿渔浦。
怜子经世才,战笔文中虎。
小试乘田车,暂为民父母。
民社不轻寄,忧戚抱民苦。
忠孝指心切,求不愧仰俯。
青天遇有阙,思惟炼石补。
效职了男儿,一扇醇风古。
送子独钟情,淮河共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