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曾封翁七一》
《寿曾封翁七一》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少年文苑姓名振,此日昌辰豸史臣。

菊后迟花坚晚节,梅前抱蕊兆阳春。

鹤龄七十今加一,鸠杖三千正喜新。

五色凤皇频戏綵,乌纱未许鬓生银。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熙春为寿曾封翁七十一岁所作。诗中以“少年文苑姓名振”开篇,赞美寿翁年轻时在文坛上的卓越成就,奠定其声名。接着,“此日昌辰豸史臣”一句,既点明了寿翁今日的高龄,也暗示其在官场上的显赫地位。

“菊后迟花坚晚节,梅前抱蕊兆阳春”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意象来比喻寿翁的品格与未来。菊花虽迟开但坚贞不渝,梅花孕育着春天的希望,以此赞颂寿翁虽年事已高仍保持高尚的节操,并预示着他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晚年。

“鹤龄七十今加一,鸠杖三千正喜新”则直接描述了寿翁的年龄和生活状态。鹤象征长寿,鸠杖代表高龄,表达了对寿翁健康长寿的祝愿。同时,诗人以“正喜新”表达出对寿翁新一年生活的期待与喜悦。

最后,“五色凤皇频戏綵,乌纱未许鬓生银”两句,以五彩斑斓的凤凰频繁嬉戏于彩云之间,象征寿翁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乌纱未许鬓生银”则是说寿翁的乌纱帽上不应有白发,寓意他应永远保持青春活力,不因年老而失去光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寿翁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对长者智慧、品德及生命力的赞美。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携家游倭松

倭松名载四海耳,百怪老笔不可传。

左妻右儿醉树下,安得白首巢其巅。

(0)

送元伯西归

饮者为量无大小,要于醉焉而已矣。

乃知一饮一石徒,醉乡欲到无几尔。

我幸俸薄饮不多,酩酊造次有馀味。

有时酒伯投客辖,斗筲往往众所鄙。

近得元伯东海滨,饮少好吟性相似。

山青月白得意时,相对觞咏不能已。

直到千古醉者心,名利莫可污其耳。

乘兴弄笔窥造化,混沌窍凿可倒指。

须臾椽杵成巨轴,更唱迭和若宫徵。

今公官满舍我去,独有姓名碑百里。

踟蹰预恐春风来,青草坐见饮地起。

诗须数寄续百篇,无使尘埃昏纸尾。

(0)

和百塔寺四首·其一四开亭

亭前流水醒客耳,亭上白云开客颜。

老僧有意厚来往,四面更令看好山。

(0)

归途次韵·其十

剩水残山明竹屋,暖风晴日倩桃花。

轻罗小扇亲曾见,花外青帘是酒家。

(0)

失调名

直须把、茱萸遍插,看满座、细嗅清香。

(0)

答杨明叔送米颂

买竹为我打篱,更送米来作饭。

用此回光反照,佛事一时成办。

不须天下求佛,问取弄臭脚汉。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