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五月水生寒,卢橘杨梅已满盘。
泰伯庙前看走马,阖闾城下见骖鸾。
吴娃结束迎新守,府吏趋锵拜上官。
曾过扬州能惯否,刘郎盏底劝须宽。
洞庭五月水生寒,卢橘杨梅已满盘。
泰伯庙前看走马,阖闾城下见骖鸾。
吴娃结束迎新守,府吏趋锵拜上官。
曾过扬州能惯否,刘郎盏底劝须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唐紫微知苏台》,描绘了五月洞庭湖水微带寒意的景象,卢橘和杨梅已经成熟,暗示着时节的变换。诗中提到泰伯庙前的热闹场景,有赛马活动,阖闾城下则展现出华美的鸾鸟形象,象征着地方官的威仪。
接着写到苏州当地的官员迎接新任知州,府吏们恭敬地迎接上官,显示出官场的礼节。诗人以刘郎自比,询问对方是否能适应从扬州到苏州的新环境,暗示了对友人的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赴任的祝愿,希望他在酒杯之中能放宽心情,享受新的任职生涯。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五月的景色和官场风俗,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祝福,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古梅芳榭悄含英。冷香凝。满空庭。
我共花魂,相对惜孤清。
更值众芳摇落后,捻吟髭,霜月下,最关情。
罗浮梦断晓参横。句初成。自丁宁。
从此一杯,歌底莫教停。
化作玉鳞君便见,小桥边,篱落外,巳星星。
暮天云,深夜雨。幽兴到何许。
风拍疏帘,灯影逗窗户。
自从暝宿河桥,露听江笛,久不记、旧游湘楚。
正无绪。可奈满目清商,萧萧五陵树。
斜掩屏山,肠断庾郎赋。
几回思绕蘋花,梦寻兰棹,怕惊起、故溪鸥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