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杀潇滨虮虱臣,乱山斜照独含情。
人才不似深衣古,国势如何楮币轻。
石燕未苏湘国旱,木牛那济蜀川兵。
幸无杜老流离苦,切莫吟诗到北征。
愁杀潇滨虮虱臣,乱山斜照独含情。
人才不似深衣古,国势如何楮币轻。
石燕未苏湘国旱,木牛那济蜀川兵。
幸无杜老流离苦,切莫吟诗到北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开篇“愁杀潇滨虮虱臣”一句,通过潇潇细雨和虫鸣声来形容心中的烦恼和无尽的苦思,这里的“潇滨虮虱”既是自然景象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紧接着,“乱山斜照独含情”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着复杂的山势和夕阳下的孤独感受,暗示了一种深藏不露的情感。
接下来的“人才不似深衣古,国势如何楮币轻”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上的盛世与当下的衰败,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辈出和国家强盛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国力减弱、物价飞涨(楮币即钱币)的忧虑。
“石燕未苏湘国旱”一句,通过对石燕尚未苏醒来比喻时机未到,而“木牛那济蜀川兵”则是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救世之策的期待。
最后,“幸无杜老流离苦,切莫吟诗到北征”两句,则是诗人对朋友或同僚表示庆幸其未遭遇到流离失所的痛苦,并劝告不要轻易踏上战争的道路。这里的“杜老”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德高望重的人物,通过此称呼来表达一种尊敬和对其境遇的同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忧国忧民之情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国家兴衰、人才流失以及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