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罪言》
《罪言》全文
宋 / 乐雷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愁杀潇滨虮虱臣,乱山斜照独含情。

人才不似深衣古,国势如何楮币轻。

石燕未苏湘国旱,木牛那济蜀川兵。

幸无杜老流离苦,切莫吟诗到北征。

(0)
翻译
忧虑深深,如同湘江边的虮虱臣,乱山斜阳中独自怀忧。
人才不再如古代深衣士人般厚重,国家形势怎堪纸币轻贱如此。
石燕尚未复苏,湘地正遭受干旱之苦,木牛也无法解蜀川战事之困。
幸好没有杜甫那样的流离失所之苦,切记不要吟唱出征的悲歌。
注释
虮虱臣:比喻身处困境、忧虑重重的人。
深衣古:指古代深衣制度下的士人,象征传统文化和人才的厚重。
楮币轻:指纸币贬值,比喻国家经济的不稳定。
木牛:传说中的古代运输工具,此处可能象征无力解决实际问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开篇“愁杀潇滨虮虱臣”一句,通过潇潇细雨和虫鸣声来形容心中的烦恼和无尽的苦思,这里的“潇滨虮虱”既是自然景象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紧接着,“乱山斜照独含情”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着复杂的山势和夕阳下的孤独感受,暗示了一种深藏不露的情感。

接下来的“人才不似深衣古,国势如何楮币轻”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上的盛世与当下的衰败,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辈出和国家强盛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国力减弱、物价飞涨(楮币即钱币)的忧虑。

“石燕未苏湘国旱”一句,通过对石燕尚未苏醒来比喻时机未到,而“木牛那济蜀川兵”则是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救世之策的期待。

最后,“幸无杜老流离苦,切莫吟诗到北征”两句,则是诗人对朋友或同僚表示庆幸其未遭遇到流离失所的痛苦,并劝告不要轻易踏上战争的道路。这里的“杜老”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德高望重的人物,通过此称呼来表达一种尊敬和对其境遇的同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忧国忧民之情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国家兴衰、人才流失以及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洞察力。

作者介绍

乐雷发
朝代:宋   字:声远   号:雪矶   籍贯:湖南宁远   生辰: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乐雷发(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字声远,号雪矶,汉族,湖南宁远人。 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猜你喜欢

绍熙甲寅五月十七日从令尹张济之早饭狮子岩晚饮阳华岩夜阑乘月泛舟而归·其二

到此令人忆漫郎,笔端妙语发天藏。

泉声漱玉生秋思,不减湖中五月凉。

(0)

茶瓶儿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歌罢花如雨。

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今岁重寻携手处。

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路。

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0)

嘉泰癸亥夏陪县尹双湖唐仲谋饮寒亭

栈阁横空杳霭间,登临酒罢怯凭阑。

露零万瓦交光渥,月挂千峰倒影寒。

谷煦如春居亦易,亭凉宜夏到乎难。

垂檐星斗方争席,好向天门刷羽翰。

(0)

阮郎归

朱唇玉羽下蓬莱。佳时近早梅。惜花情味久安排。

枝头开未开。魂欲断,恨难裁。香心休见猜。

果知何逊是仙才。何妨入梦来。

(0)

句·其二

晓塔影分山店北,暮钟声落海门西。

(0)

东庵与道者语有感

瘦策松间日又斜,更过东崦吃僧茶。

丹青岭树明寒叶,水墨江天噪乱鸦。

付酒一杯真乐事,读书万卷是愁涯。

更尝世故知閒味,河水依然鬓自华。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