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伍尉》
《送伍尉》全文
清 / 顾光旭   形式: 古风

边城二月河冰开,千里万里春风来。

春风吹面雪如掌,忽闻冻雨洒窗响。

念君当上古轮台,令我临风发遐想。

昔人征战今人耕,剑河饮马雪海行。

轮台城头汉月白,走马川边一川石。

石应烂尽月常明,来照霜前夜行客。

贺兰山树青未青,送行多向十里亭。

男儿投笔封万户,莫言此去常辛苦。

美人帐下昼弹筝,大将营中夜挝鼓。

只道儒冠能误人,却将毛颖自随身。

呼儿牵过大宛马,骑出阳关不见尘。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顾光旭的《送伍尉》描绘了边城二月春回大地的景象,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轮台的壮丽风光和戍边生活的艰辛。首联“边城二月河冰开,千里万里春风来”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河水解冻,春风浩荡。接着,“春风吹面雪如掌,忽闻冻雨洒窗响”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写出春风吹过时的冷冽与雨声的意外。

诗人借“念君当上古轮台”表达了对伍尉远赴边疆的深深挂念,以及对历史征程的联想。“昔人征战今人耕,剑河饮马雪海行”两句,对比古今,展现出战争与和平交替的沧桑。接下来,诗人以“轮台城头汉月白,走马川边一川石”描绘了轮台夜晚的静谧与边塞的荒凉。

“石应烂尽月常明,来照霜前夜行客”富有哲理,暗示即使岁月流转,边关的月光依旧照亮旅人的道路。诗人又以“贺兰山树青未青,送行多向十里亭”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贺兰山的青翠与十里亭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四句,诗人鼓励伍尉要有豪情壮志,尽管前方路途艰辛,但“男儿投笔封万户”表达出建功立业的决心,而“莫言此去常辛苦”则寄寓了对友人的宽慰。诗人以“美人帐下昼弹筝,大将营中夜挝鼓”描绘军中的生活,既有军妓的乐曲,又有战鼓的激昂,展现出军营生活的多元面貌。

结尾处,诗人以“只道儒冠能误人,却将毛颖自随身”自嘲,表示不应因文弱之名而轻视武力,反而要像毛颖(毛笔)一样随时准备书写边关的英勇事迹。最后以“呼儿牵过大宛马,骑出阳关不见尘”收束,形象地描绘出伍尉跨马远行,消失在滚滚黄沙中的英勇身影。

整体来看,《送伍尉》是一首充满边塞风情的赠别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慨。

作者介绍

顾光旭
朝代:清

(1731—1797)清江苏无锡人,字华阳,一字晴沙。乾隆十七年进士。官至甘肃甘凉道、署四川按察司使。有《响泉集》、《梁溪诗钞》。
猜你喜欢

徐进斋得古铜香炉具象鼻眼博古图谓之象鬲属余赋之虽不足言诗聊记曾见·其二

愿得身游海外天,蓬莱顶上觅沈笺。

为君唤起槐安梦,细读南华内外篇。

(0)

坐睡

世事困缠纠,谁能复自然。

看书得坐睡,此乐出于天。

一适万虑远,重寻已非先。

相逢问尊宿,会我无心禅。

(0)

化盐

曾经万锻不消融,从此功归鼎鼐中。

四海丛林今淡薄,何妨随处展家风。

(0)

破山

两雄用壮勒不回,触断山脊青崔嵬。

挟风卷雨上方去,旱火击翻平地雷。

涧松盘拿俯巍跨,铁干铜柯闯云罅。

鲜风不断璎珞珠,桧老枝腴乱零挂。

四老墓田樵牧践,莽堙蓁塞无人剪。

振古芳尘玉象高,印泥遗爪霜鸿远。

旧吟新扁皆珠璧,雕梁雪壁昏题迹。

水流山空春昼长,番令人忆赞公房。

(0)

开田

曩说琛师迈往贤,不将大义答开田。

欲惩后世人尸素,敢昧前修自弃捐。

把似诞谩规信施,何如勤苦佐丰年。

钁头边事超今古,侥倖逢年是偶然。

(0)

送王宁国

习习凉薰至自南,诗人官满策归骖。

腰缠简短聊遵约,家法森严贵不贪。

政入民谣歌得一,月临山驿赋成三。

独馀寻丈鸣弦地,仪表江东古子男。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