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谷荒虚人迹稀,无风黄落自横飞。
败篱东畔板桥断,时有邻家负水归。
深谷荒虚人迹稀,无风黄落自横飞。
败篱东畔板桥断,时有邻家负水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山谷景象。首句“深谷荒虚人迹稀”直接点明了地点的偏远与人烟罕至的状态,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接着,“无风黄落自横飞”一句,通过“无风”与“黄落”的动态结合,展现了秋日落叶在空中飘扬的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也暗示了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
“败篱东畔板桥断”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荒凉感,败落的篱笆和断裂的木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破败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最后,“时有邻家负水归”以邻家之行为收尾,虽然看似日常,却为这幅静谧的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同时也打破了之前的孤独感,让人感受到即使在偏远之地,生活依然在继续,充满了希望与生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观察与感悟,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状态的深刻理解。
颗颗圆圆,丝丝密密,替人诉尽离忧。
一寸红冰,凝寒不待凉秋。
丹心燕透何曾冷,越心煎,越是长流。
夜深不,照著花啼,不管花愁。
铜盘堆出珊瑚艳,讶灵芸唾结,飞燕华留。
双炷偷弹,摇风频闪星眸。
欢场独抱无言恨,便成灰、泫也难休。
筋痕收,剪向西窗,滴碎更筹。
怅重重、楚峰十二,行云还未成雨。
双塘生长相思草,欲采自怜春暮。春未去。
指落照、明边有个销魂处。红楼第五。
认几叶枇杷,数枝杨柳,一颗小桃树。
花如绣,曾是青溪暂住。而今休唱金缕。
紫姑乩畔猊烟瘦;仙梦总无凭据。愁欲赋。
略记得、些些闲事闲情绪。番风暗数。
算燕肯思量,莺将惆怅,都入断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