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楼初阅献俘回,赐宴功臣画阁开。
从此琵琶消怨调,燕支新进美人来。
凤楼初阅献俘回,赐宴功臣画阁开。
从此琵琶消怨调,燕支新进美人来。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的一幕宴会场景,充满了权力与美的交织。"凤楼初阅献俘回",开篇便以“凤楼”这一象征皇权的建筑,暗示了权力的展示与胜利的宣告。"献俘回"则点明了胜利归来,俘虏被献上的情景,展现了军事胜利后的荣耀。
接着,“赐宴功臣画阁开”,描述了对功臣的嘉奖,通过“赐宴”这一隆重仪式,体现了对功臣的尊重和奖励。同时,“画阁开”也暗示了宴会的豪华与庄重,进一步强化了权力与奢华的结合。
“从此琵琶消怨调,燕支新进美人来。”这两句则转向了情感与审美的层面。琵琶是古代重要的乐器之一,常与悲怨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此处“消怨调”意味着通过音乐的抚慰,消除了一种潜在的不满或怨恨情绪。而“燕支新进美人来”则可能暗指引入新的女性角色,或是对已有女性角色的赞美,这在古代宫廷文化中常见,往往与权力、地位和审美趣味相关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宴会的场景,展现了权力、胜利、荣誉、音乐与美人的多重元素,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画面,反映了明代宫廷生活的某些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