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黄掌科亲家》
《寄黄掌科亲家》全文
明 / 吴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数亩青山一剩夫,满天风月夜琴孤。

卑微自拟无人问,曾有何人一问无。

(0)
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通过景物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孤独与高洁。

首句“数亩青山一剩夫”,以“数亩”形容山之小,却“剩夫”独居其中,暗示了主人公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青山不仅是他的住所,也是他心灵的寄托,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宁静。

次句“满天风月夜琴孤”,将时间限定在夜晚,以“满天风月”渲染出一种浪漫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风月不仅指自然景象,也暗喻着主人公内心的寂寞与情感的寄托。而“夜琴孤”则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独自弹琴的情景,琴声悠扬,却无人倾听,进一步强化了其孤独感。

后两句“卑微自拟无人问,曾有何人一问无”,表达了主人公对自身价值的自我认知与对外界关注的渴望。他自认为平凡甚至卑微,但内心深处仍期待着有人能理解并关注自己的存在。这两句诗既是对现实处境的无奈感慨,也是对理想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同时,对社会认同的渴望与孤独感的交织。它不仅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吴琏
朝代:明

吴琏,字美中。南海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值年荒,多方赈救,作粥糜以饷流移,前后所活盈万。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忧去任。起后知进贤县,以守正不合,引疾归。卒年八十馀。著有《竹庐诗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吴琏诗,以嘉靖九年南海吴氏家刊本《竹庐诗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次韵和牧斋移居六首

旧馆森然松栝宫,耦耕今在墓田东。
莺迁北郭求时鸟,鲲徙南溟语夏虫。
鸟鹊不劳三匝绕,鹪鹩仍占一枝同。
君家突兀千间厦,大庇欢颜在此中。
¤

(0)

和牧斋观剧四首次韵

山中还往亦无期,行乐何缘不暂随。
顾曲那禁穷相眼,狂言容迕破颜时。
一群娇鸟花相逐,四壁寒蝇冻似痴。
少小也谙曹植舞,灯前长袖自倭迟。
¤

(0)

和韵酬黄蕴生二首

移家门向竹林中,小院时闻松柏风。
来往每思同长老,见知真愧自儿童。
汪陂洵合称颜子,樗散何由比郑公。
久欲净袪诗酒污,远师庞蕴了诸空。

(0)

送李长蘅北上二首

援毫心常慵,临诀意弥永。
吾所欲赠子,不语各自领。
间兹南北居,谁能不怲怲。
夸人毗荣名,达士劝深省。
凿方吾自量,輹壮子当骋。
康路方多虞,窘步亦思整。
与子尚有心,胡能置形影。

(0)

西湖杂题二首

风堤雾塔欲分明,阁雨萦阴两未成。
我试画君团扇上,船窗含墨信风行。

(0)

秋后戏柬吴中亲知二首

莫论楚客易悲哀,况值经秋信始回。
抱影不知江上住,连宵微觉浪声来。
镜中白发千梳雪,屋里乌皮一寸埃。
若问身心调伏否,相将都是不燃灰。
¤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