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郑方二君以生鹧鸪数双见贻赋诗答之·其八》
《郑方二君以生鹧鸪数双见贻赋诗答之·其八》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归使青娥见,知频唱鹧鸪。

斑衣徭女似,香瘴越台无。

食岂争鸡口,栖宁嫁雁夫。

北禽欺汝者,逐我莫愁孤。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郑方二君以生鹧鸪数双见贻赋诗答之》组诗中的第八首。诗中通过描绘对鹧鸪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由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感悟。

首句“归使青娥见”,以“青娥”代指女子,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接着“知频唱鹧鸪”,点出鹧鸪的鸣叫声,通过“频唱”二字,形象地描绘了鹧鸪的频繁啼叫,也暗含着诗人对这种声音的喜爱与共鸣。

“斑衣徭女似,香瘴越台无。”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徭女”的服饰比作“斑衣”,生动地描绘了她们的装扮;同时,通过“香瘴越台无”表达了一种神秘而遥远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对远方或未知世界的遐想。

“食岂争鸡口,栖宁嫁雁夫。”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鹧鸪的观察,通过对比“鸡口”与“雁夫”,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束缚与羁绊的反感。

最后,“北禽欺汝者,逐我莫愁孤。”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定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感,但这种孤独并非绝望,而是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鹧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理解,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思。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将归白湖而雨

世间那得此间身,恐是前生贺季真。

白水窗闲频入梦,黄梅雨细却留人。

重听欸乃烟中曲,净扫离骚几上尘。

但得南风送归棹,未应幽独解伤神。

(0)

即席二首·其二

旧家明月醉归时,夜静朱楼歌折枝。

只有杜娘真好事,樽前犹唱后山词。

(0)

湖居春晚杂赋八绝·其八

湖水波连野水边,欲晴鸠唤未晴天。

懒吹云去风无力,打得花残雨可怜。

(0)

九江王兴道早岁休官作易安奚疑二室要余作诗·其二

朽骨枯茎未必灵,行藏何苦访君平。

问津世路心先懒,买地江干计已成。

解向急流求勇退,便知幽事合关情。

裕陵将种今谁在,但恐君王问姓名。

(0)

暝立

山隔湖边路,人栖柳下扉。

船从几席过,燕掠水波飞。

鸟亦昏才定,牛知晚自归。

幽人常暝立,日日到斜晖。

(0)

闻张伯真割奉粟二十斛见遗而书未至戏题小篇

老去空嗤守钱虏,我亦无钱买田亩。

未容残月喘吴牛,空对杏花耕宿雨。

昨宵夜诵偶连明,今日晨炊忽停午。

长腰闻有尺素书,腹饱先悬待椎鼓。

浣花老人殊可怜,忍饥更索饥肠语。

故人禄米肯长供,司业酒钱时亦与。

平生无句可惊人,未审何由坐斯苦。

几时去作多田君,满田䆉稏多黄云。

长年饱饭作谷伯,且免劳人勤指囷。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