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其十五》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其十五》全文
明 / 胡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黄叶凋疏后,沧波窅霭间。

天寒鸿在渚,日落鸟归山。

桂树知何处,仙翁去不还。

丹砂如可问,宁复鬓丝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舟行江上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黄叶凋疏后”,点明季节转换,秋意渐浓,黄叶稀疏地飘落,预示着秋天的结束和冬天的来临。接着,“沧波窅霭间”描绘了江面的广阔与深邃,水波荡漾,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

“天寒鸿在渚”一句,诗人将视线转向天空,寒风中大雁栖息于江边的小洲上,它们或许在寻找过冬的栖息地,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迁徙的必然。

“日落鸟归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生命的主题,太阳西下,鸟儿归巢,与前一句形成呼应,构成一幅完整的日暮图景,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对生命循环的感慨。

“桂树知何处,仙翁去不还”两句,诗人将思绪从眼前的自然景观转向更深层次的思考。桂树,常被视为高洁与美好的象征;仙翁,则代表了超凡脱俗、远离尘世的理想人物。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以及对理想境界不可触及的无奈。

最后,“丹砂如可问,宁复鬓丝斑”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丹砂,古代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这里象征着追求永恒与不朽的愿望。诗人似乎在问自己,是否还有机会实现这样的愿望,或是是否已经接受了岁月的无情流逝,不再为白发而忧心。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追问,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寻。

作者介绍
胡俨

胡俨
朝代:明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林府君挽词

我昔游庠序,夤缘识令孙。

雅知苗裔远,更喜典刑存。

俗子犹迁善,偷儿最感恩。

佳城明日闭,堕泪满江村。

(0)

偈颂七十八首·其七

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

于佗未尝一,于我未尝异。

(0)

题摘星岭

已知星可摘,须信路皆通。

日影穿云薄,天形入水空。

遥看梁苑雪,独挹楚台风。

指点中华地,山河万国雄。

(0)

春帖子.贵妃阁

金环半后礼,钩弋比昭阳。

春生百子帐,喜入万年觞。

(0)

胡笳十八拍.第八拍

黄尘散漫风萧索,杀气森森到幽朔。

五十年间似反掌,瑶池侍臣已冥寞。

千崖无人万壑静,旌旗无光日色薄。

万事反覆何所无,注目寒江倚山阁。

(0)

五哀诗.楚三闾大夫屈原

楚怀听秦诳,身作咸阳鬼。

当时屈原争,坐困椒兰毁。

襄王复不悟,远作江南徙。

行吟沅湘间,形槁颜色悴。

著书称离骚,风雅齐厥理。

鸱鸮况小人,鸾凤喻君子。

眷眷不忘君,一篇三致意。

纫兰采杜若,冠佩空自伟。

举世混浊中,谁与同乐此。

忠臣会遇难,千古共一轨。

人情疏鲠亮,物能使软美。

存亡反覆间,悔及良晚矣。

嗟嗟屈子心,芳洁畴与比。

日月可争光,尘垢安能滓。

聊从太史卜,肯逐渔父醉。

甘葬鱼腹中,怀沙汨罗水。

千秋身后名,芬馥同茝芷。

夫岂椒兰徒,据势长不死。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