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纪日临毕,在玑星见辰。
厚祈登百谷,大飨举常禋。
露重圜坛迥,云低广幕陈。
一心钦昊縡,九节叶韶钧。
执事仪从恪,告成退更逡。
时和真幸际,益日励惟寅。
协纪日临毕,在玑星见辰。
厚祈登百谷,大飨举常禋。
露重圜坛迥,云低广幕陈。
一心钦昊縡,九节叶韶钧。
执事仪从恪,告成退更逡。
时和真幸际,益日励惟寅。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皇帝在雩祭仪式后的情景,充满了对天道的敬畏与对农业丰收的热切期盼。首句“协纪日临毕,在玑星见辰”描绘了祭祀活动的时机选择,通过天文观测来确定最佳的祭祀日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厚祈登百谷,大飨举常禋”表达了对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以及对神灵的虔诚供奉,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确保农作物的丰收。接下来的“露重圜坛迥,云低广幕陈”描绘了祭祀现场的庄严景象,露水覆盖着圆形的祭坛,云层低垂,覆盖着广阔的祭坛,营造出一种神圣而肃穆的氛围。
“一心钦昊縡,九节叶韶钧”则表达了皇帝内心的虔诚与对天道的敬畏,同时暗示了祭祀活动的持续时间之长,九节韶钧代表了九次音乐演奏,象征着对神灵的连续敬拜与祈祷。
“执事仪从恪,告成退更逡”描述了参与祭祀的官员们严格遵守礼仪,直到仪式结束才缓缓离去,体现了对仪式的尊重与对职责的恪守。
最后,“时和真幸际,益日励惟寅”表达了在风调雨顺之时,皇帝更加勤勉地治理国家,珍惜这难得的好时光,进一步强调了祭祀活动对于国家稳定与繁荣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以及对农业社会中丰收的渴望与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