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遣春十首·其八》
《遣春十首·其八》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绕郭高高冢,半是荆王墓。

后嗣炽阳台,前贤甘荜路。

善恶徒自分,波流尽东注。

胡然不饮酒,坐落桐花树。

(0)
注释
绕郭:围绕着城郭。
冢:坟墓。
荆王墓:指古代楚地或有封号为荆的王侯之墓,此为泛指显赫之墓。
后嗣:后代子孙。
炽阳:炽热的阳光,比喻繁华的生活。
台:高台,象征富贵生活。
前贤:前辈贤人。
甘荜路:甘于走简陋的道路,比喻生活俭朴。
善恶:善良与邪恶。
徒自分:白白地自我区分,意指世间对善恶的评判并无实际改变结果。
波流:如同水流一样,比喻人生的经历和世事变迁。
胡然:为什么,为何。
饮酒:喝酒,此处指享受生活。
坐落:静坐,停留。
桐花树:开着桐花的树,春末夏初时分开花,常用于营造静谧或哀愁的氛围。
翻译
环绕城郭的那些高高坟冢,多半属于荆王的陵墓。
后代子孙享受着奢华台阁,前辈贤人却甘于贫苦之路。
善与恶只是人们自我区分,世事如波涛终究汇向东流。
为何如此竟不肯饮酒作乐,静坐在这桐花纷飞的树下。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诗歌,其中融入了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开篇“绕郭高高冢,半是荆王墓”两句,通过对古冢的描述,引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荆王墓的存在不仅是自然风光的一部分,也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接着,“后嗣炽阳台,前贤甘荜路”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古代贵族和賢人的遗迹。炽阳台和甘荜路成为了过去繁华生活的象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文明的赞美与怀念。

“善恶徒自分,波流尽东注”一句,则是对世事变迁、好坏自有公论的感慨。这里的“波流”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河水,也隐喻着历史的长河,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无情和道德评价的思考。

最后,“胡然不饮酒,坐落桐花树”两句,展示了诗人在春天的宁静氛围中,不饮酒而是沉浸于大自然之美。桐花树下,诗人似乎找到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安静之所,可以让心灵得到片刻的放松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尊重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题一路功名到白头·其二

大夫谈笑便封侯,荡荡天衢纵步游。

茂烈英声临海宇,喜看霜满鬓边秋。

(0)

割股卷为永康陈子明德题

金华陈氏子,孝母谁能俦。

毋忽沾危疾,惶惶为毋忧。

吁天杳无应,割股医母瘳。

投刀血长流,池面红光浮。

一念自真切,焉知为身谋。

谁无父与母,子独能全脩。

我心见子苦,我面见子羞。

我亲昔尝病,无子此念头。

我亲今永逝,寒烟锁荒丘。

空惭守穷庐,悲风绕松楸。

羹墙恍若见,欲觅无踪由。

收泪事明主,矮屋邻清浏。

寸禄弗及养,徒抱瞻云愁。

不如反哺鸟,此恨何时休。

为予发长叹,我心思悠悠。

(0)

新建吴思斋诗来次韵答之

诗书今日债,灯火十年劳。

自我希贤圣,谁人擅俊髦。

寒生门外雪,煖拥座中袍。

会得丸中趣,粗心没半毫。

(0)

登楼

凭高试一望,历历见分野。

斯人各有营,谁是悠悠者。

(0)

园果六首·其一桃

浑爱尔红生胜锦,却留青子缀枝新。

三花少室凭谁见,会傍武陵深处春。

(0)

幽意

五月荷花雨,阴晴屡不分。

苔容常带润,山意欲垂云。

日滉楼台侧,风蒸草木薰。

幽情恋萝石,鸥鸟可为群。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