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雪消迟,湖光霁后奇。
云分两高色,寒立万松枝。
坐石僧同冷,寻梅屐屡欹。
清游殊未已,吟遍白公堤。
春至雪消迟,湖光霁后奇。
云分两高色,寒立万松枝。
坐石僧同冷,寻梅屐屡欹。
清游殊未已,吟遍白公堤。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积雪融化之后,湖面呈现出的奇异美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层与高山的对比色彩,以及万松枝在寒风中的挺立姿态。静坐于石上,与僧侣一同感受这份清冷,寻找梅花时,木屐不时倾斜,增添了几分趣味。诗人对这次清雅之游的体验,直至游兴未尽,仍吟诵着白公堤上的诗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