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埃尘一亩宫,可怜遽问若堂封。
音容永隔幽明路,涕泪虚悬旦暮钟。
野服祇伤残薜荔,秋江何用怨芙蓉。
凭谁为作招魂赋,缥缈烟霞七十峰。
浮世埃尘一亩宫,可怜遽问若堂封。
音容永隔幽明路,涕泪虚悬旦暮钟。
野服祇伤残薜荔,秋江何用怨芙蓉。
凭谁为作招魂赋,缥缈烟霞七十峰。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首句“浮世埃尘一亩宫”,以“一亩宫”象征逝者生前的生活空间,将人生比作短暂的尘世之旅,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无奈。接着,“可怜遽问若堂封”,表达出对逝者突然离世的惋惜和不解,仿佛在询问为何如此匆忙地离开了人间。
“音容永隔幽明路,涕泪虚悬旦暮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思念之情。音容笑貌成为永远的回忆,阴阳两隔使得亲人无法再相见,只能在心中默默流泪,对着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尽的悲伤。这里运用了“幽明路”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生死的界限,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不可逆转。
“野服祇伤残薜荔,秋江何用怨芙蓉”,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穿着朴素的衣物,却再也无法见到那熟悉的身影;秋天的江水依旧流淌,但为何要因失去芙蓉般的美好而哀叹呢?这里的“薜荔”和“芙蓉”分别象征着逝者生前的形象或品质,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最后,“凭谁为作招魂赋,缥缈烟霞七十峰”,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为逝者写一篇招魂的赋文,让灵魂得以安息于缥缈的烟霞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既是对逝者的一种慰藉,也是对自然美的向往,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超脱生死的方式,让心灵得到永恒的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具体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伊昔袁陟居,只今徐郎宅。
少作与渠双,老气想君只。
兹理亦何有,订之在今昔。
吾庐城北头,捷径实咫尺。
欻思论五字,聊复访三益。
高寻风雅源,洞入屈宋域。
波澜到苏李,光焰及元白。
自来磊落人,闻见资博极。
山回路疑绝,林深秘岩扃。
凿翠出金碧,开轩列云屏。
希有昔成道,久矣斯岩灵。
法定卧苍壁,白日穿空明。
令威指泉窦,一凿秋寒澄。
定水供万众,不缩亦不盈。
如公禅宗秀,于世本无营。
聊为出山云,乘风无纵横。
坐令多宝藏,百神转雷霆。
夜月啸彫虎,玉匣开晶荧。
笑指八解池,外流中不倾。
何必空山雷,始悟物我情。
人生本自得,苦为百虑疚。
穷年灯火窗,郁没令人瘦。
方春万物作,欣欣共晴昼。
步履聊出郭,疏散忘隘陋。
当时二三子,来往心疏透。
欢然共携手,住处同一簉。
弱柳分已绿,小桃红欲溜。
细草软宜籍,急流清可漱。
杯倾野桥边,酒从村店售。
脱帽看晴云,击木杂鸣咮。
或静欲寂默,或狂忽腾蹂。
野老愕僵仆,村童怪惊走。
恐是天上仙,无乃人间秀。
潇洒羲皇上,磊落汉庭右。
日暮欲返步,已行更引脰。
此会得真率,他时涣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