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访山樵,山樵踏雪去。
一路草鞋痕,寻入松深处。
踏雪访山樵,山樵踏雪去。
一路草鞋痕,寻入松深处。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冬日访友的画面,充满了静谧与自然之美。
首句“踏雪访山樵”,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访友。访的对象是“山樵”,即山中的樵夫,暗示了友人生活的环境与身份,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冬日山林间访友的场景。同时,“踏雪”二字不仅描绘了当时的天气状况,也暗示了访友行动的艰难与诚意。
次句“山樵踏雪去”,巧妙地将角色互换,从访者转为被访者,展现了山樵在雪中行走的情景。这一句不仅表现了山樵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他对于访客的期待与欢迎,增强了画面的互动感。
第三句“一路草鞋痕”,通过具体的物品——草鞋,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草鞋的痕迹不仅记录了山樵的行踪,也象征着他的朴实与勤劳。这一句通过细微之处,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生活状态。
最后一句“寻入松深处”,将视线引向了更深层次的自然景观。访者与被访者一同深入松林,不仅深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寓意着心灵的交流与契合。松树常被视为坚韧不拔的象征,这一句暗示了访者与山樵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和精神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冬日山林访友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以及访者与被访者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
峨峨贵人山,下有贵人村。
桓桓陈将军,将乃出将门。
七闽拓为八,千里张军屯。
至今漳之人,庙祀丰鸡豚。
英灵及台岛,歌舞陈清樽。
我昔瞻遗像,冕旒抑何尊?
想见辟土时,仗钺群蛮奔。
抚绥闽越人,舆台皆感恩。
方今重阃寄,边海开雄藩。
海风自西来,山气日氤氲。
欲访山下人,或有将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