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流关》
《清流关》全文
明 / 郑真   形式: 古风

峨峨清流关,形胜壮淮甸。

南来入江海,北去通颍汴。

粤昔五代馀,诸侯日酣战。

蟠李有馀枝,遐陬寝席奠。

设险禦中州,纷纷甲兵缮。

俄传点检来,威声炎火煽。

良将致生擒,面缚辕门献。

一笑滁州平,凯歌锡芳宴。

肆令欧阳公,登高情眷眷。

我行入濠梁,居然腰脚倦。

前登最上头,目力穷视眄。

前修有佳句,凿凿苍石片。

风流今百年,有如亲觌面。

临流一徘徊,栖栖云物变。

仆夫催进程,山风急于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流关的壮丽景色与历史变迁,以及欧阳修在此地留下风流佳话的情景。开篇“峨峨清流关,形胜壮淮甸”以雄浑之笔勾勒出清流关的巍峨气势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接着,“南来入江海,北去通颍汴”,展现了清流关作为交通要道的地理优势。

随后,诗人回顾了五代时期诸侯混战的历史背景,以及清流关在抵御外敌、维护中州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设险禦中州,纷纷甲兵缮”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清流关的军事防御设施和备战状态。

紧接着,诗中讲述了五代末年,一位将领带领军队前来,凭借威势和智谋,最终生擒敌军首领,凯旋而归,欧阳公在滁州平定后,登高远望,留下了对清流关的眷恋之情。

最后,诗人亲自探访清流关,感受其历史沉淀与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前人佳作的敬仰与感慨。通过“仆夫催进程,山风急于箭”一句,既体现了行程的紧迫,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清流关的自然美景与历史地位,还蕴含了对英雄事迹的颂扬和对文人墨客留下的文化印记的追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情怀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郑真
朝代:明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猜你喜欢

别林尉

桑梓勤吾念,凭君破寂寥。

自今花下吏,日折道傍腰。

象郡风烟隔,龙城瘴气消。

行春聊佐令,亦足采歌谣。

(0)

钱达可山房

苦忆钱夫子,幽居㠏?山。问梅残雪外,采药乱云间。

尘暗芸签冷,香销惠帐閒。

断肠泉上月,依旧照松关。

(0)

送员倩侄北游有怀越石

浮云澹秋阴,凉飙振高木。

素质发商声,晚花霏馀馥。

明发秣骊黄,成装促童仆。

燕赵多佳丽,驱策恣遐瞩。

送子远将之,行行复彳亍。

白日忽以沈,夕景暧平陆。

霜驿渍桕红,寒灯照酒绿。

会日渺何期,别晷有成速。

绻彼梦草人,吹篪不成曲。

仰听离鸿鸣,沈忧心转毂。

寄言畏途艰,勉旃慎自玉。

(0)

巾子峰

出山非旧涂,后顾见怪石。

寻蹊屡登下,仰视股欲慄。

众块射空庭,侧直各自立。

诡象不止指,移步形已易。

但见交屈拿,往往如旗戟。

上有欲堕片,夫乃风吹出。

脚虚终不摇,古藓蚀半白。

日出照高溜,细缝见雨迹。

傍路容半足,僮竖每仆侧。

盘旋南得寺,穿涧行见汲。

不见参寥子,吟幽徒自述。

(0)

招隐山楼看月

长啸翠微半,山月忽东上。

松际露清光,揽之不盈掌。

欢友两三人,开窗坐閒敞。

宿鸟赴幽期,飞泉递清响。

有酒旨且馨,有月皓以朗。

长吟招隐诗,临风寄遐想。

公子归去来,山中瑶草长。

(0)

罗琴山

三尺丝桐月夜弹,一声清响落空山。

仙翁自叹知音少,两袖天风跨鹤还。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