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吟更谁和,俯见孤影兀。
我已专溪山,从游惟片月。
哀吟更谁和,俯见孤影兀。
我已专溪山,从游惟片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哀伤的场景,无人应和其低沉的吟唱,只有自己的孤独身影映照在地。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溪山之间,陪伴他的只有那一轮皎洁的明月。诗人通过写实的手法,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的深深依恋,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静谧氛围。郑孝胥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其诗作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变迁,此诗也不例外,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独特心境。
几年湖海,飘零都惯,犹然百尺高眠。
傅粉何年客,曾同听、中夜急雨鸣泉。
三生石上精灵在,空遗恨、雪雁风蝉。
肠断处樱桃旧梦,一时重记难全。
堪怜多愁多恨,叹樊川杜牧,曾断哀弦。
回首青楼,玉箫月冷,血书午夜残鹃。
伤心忽听离鸾曲,盼不到、春草芊绵。
憔悴煞、一窗灯暗,三更酒冻银船。
老子平生,原自有、金盘华屋。
还又要、万间寒士,眼前突兀。
一舸归来轻似叶,两翁相对清如鹄。
道如今、吾亦爱吾庐,多松菊。人道是,荒年谷。
还又似,丰年玉。甚等闲却为,鲈鱼归速。
野鹤溪边留杖屦,行人墙外听丝竹。
问近来、风月几遍诗,三千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