晖晖晴日树头平,望外遥山宿雾轻。
积潦夜增南浦涨,微风朝送北窗清。
滞留羁客牵归思,陶写新诗尽物情。
谁谓春宵常苦短,老来无寐厌长更。
晖晖晴日树头平,望外遥山宿雾轻。
积潦夜增南浦涨,微风朝送北窗清。
滞留羁客牵归思,陶写新诗尽物情。
谁谓春宵常苦短,老来无寐厌长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归乡的渴望和春夜的感慨。
"晖晖晴日树头平"一句,以"晖晖"形容晴日之明朗,"树头平"则是对远处山峦轮廓线条的描绘,透露出诗人对远方美景的眺望。
接下来的"望外遥山宿雾轻",诗人通过"望外"表达了观察之远,"遥山宿雾"则是对山峦间缭绕不散薄雾的描写,这些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第三句"积潦夜增南浦涨"中,"积潦"指的是雨水汇聚形成的小池塘,"夜增"则表明这些积水在夜间因不断下雨而逐渐增加。"南浦涨"则是对水位上涨的描写,表现出春季雨水丰富的情景。
"微风朝送北窗清"一句,以"微风"形容早晨清新的气息,"朝送"表达了这股清风在清晨时分送到诗人居住的北窗之下。这里的"清"字,不仅形容了风,也隐含了诗人的心境。
接下来两句"滞留羁客牵归思,陶写新诗尽物情",诗人以"滞留"表达了久居他乡的苦涩之感,而"羁客"则强化了这种异乡飘零的情怀。"牵归思"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归心如箭。而"陶写新诗尽物情",则是说诗人通过创作新诗来抒发自己对于万事万物的深切感慨。
最后两句"谁谓春宵常苦短,老来无寐厌长更"中,诗人质疑了人们常说的"春宵苦短"的观点,而是从个人经历出发,表达了随着年岁增长,对于夜晚安睡的渴望,反而感到长夜难以忍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更通过这些描写传递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和生命感悟。
康成名已满山东,复见谈经郑小同。
卧病向来嗟髀减,诵诗多谢愈头风。
休随宾客游梁苑,合有文章动汉宫。
如我空疏已何用,一生丘壑坐奇穷。
华堂左右皆山川,登堂一见心茫然。
松林忽在素壁上,几杖却对阴崖前。
百年老树横高枝,正当太古阴云垂。
近前细看才拱把,生气凛凛如十围。
尚想昔年初下笔,指顾江山生咫尺。
梁栋已受长风吹,衣裘若溅洪涛湿。
回山倒海不作难,此意谁能传笔端。
李成骨朽道宁死,况复郑虔杨契丹。
吾知此图未易逢,颇思摹写置座中。
鹅溪生绡不难致,只恐今世无良工。
硖内如播州,旷绝谁与邻。
君昔居其间,簿书良苦辛。
舍之遂西游,五见岷峨春。
屡为帐下士,皆称席上珍。
昨闻乘轺使,去作观国宾。
虽歌马离厩,肯效鹰著人。
蹭蹬何所归,复踏巴渝尘。
手持太府书,仰推明主仁。
约束狴犴吏,哀矜鳞介民。
为予语父老,今使子国新。
江边看云望青霄,谁知隔江以扇招。
机缘句语无可录,要如芝岭居上饶。
镕铁作牛石作燕,鸣亦不闻飞不见。
凛然独立纨绮中,大帛之冠衣大练。
果能出世去九州,绝意著书为穷愁。
请来言下辨白黑,试观海头并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