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开荄,太皞司始。穷阴夕遁,农祥晨启。
甲张气飞,仰希大布。条风披盝,恍若寱寤。
敢假羲仲,爰荐羊麦。二有熙熙,唯春之锡。
青阳开荄,太皞司始。穷阴夕遁,农祥晨启。
甲张气飞,仰希大布。条风披盝,恍若寱寤。
敢假羲仲,爰荐羊麦。二有熙熙,唯春之锡。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汉郊祀歌二十首》中的第三首,题为“青阳”。诗中描述了春天的到来,以古代神话和农事活动为背景,展现了对自然季节更替的敬畏与庆祝。
"青阳开荄",青阳象征春天,荄指植物的根,意味着春天生机勃发,万物复苏。“太皞司始”引用古代神话,太皞是掌管万物生长的神祇,强调春天的初始和主宰力量。“穷阴夕遁”描绘冬日寒气逐渐消退,“农祥晨启”则预示着农耕的好时节即将来临。
“甲张气飞”运用象征手法,甲指甲骨文,古人认为春天气息如甲骨文般灵动飞扬。“仰希大布”表达了对上天恩赐丰年的大期待。“条风披盝”描绘春风轻拂,如同从梦境中醒来。“寱寤”一词,形容从沉睡中苏醒,形象生动。
诗人接着祈愿借助羲仲(古代农官)的智慧,献上羊麦祭祀,祈求春天的福祉。“二有熙熙”表达丰收的喜悦,而“唯春之锡”则是对春天赐予的恩惠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意象,通过神话与农事的结合,展现出对春天的热烈欢迎和对大自然的虔诚敬仰。
径草积如裀,萧疏断俗尘。
不随金谷艳,长占玉堂春。
绕砌青疑滴,当窗绿渐匀。
霏霏烟色丽,烨烨露华新。
细雨留征旆,斜阳逐画轮。
西堂偕梦弟,南陌伴携宾。
静对谈玄客,幽逢觅句人。
荣枯凭乐育,生发荷陶甄。
太液皇仁布,平津相泽沦。
为将庭卉意,九域播洪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