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眼偏当第一峰,遥观亦与近观同。
片帆直上西风急,遥引匡灵两袖中。
入眼偏当第一峰,遥观亦与近观同。
片帆直上西风急,遥引匡灵两袖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首句“入眼偏当第一峰”,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独到欣赏,仿佛此山在众多景物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吸引眼球的第一印象。接着,“遥观亦与近观同”一句,巧妙地传达出无论从远处眺望还是近前细看,这山的美都是一样的,强调了其独特的魅力不受视角限制。
“片帆直上西风急,遥引匡灵两袖中”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动态感与意境的深远。片帆在急风中直上,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象征着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而“遥引匡灵两袖中”则将这种精神与神话传说中的匡庐(即庐山)联系起来,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共鸣。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不仅描绘了眼前的山水景色,更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弱龄诵图经,雅志爱丘壑。
良朋订远游,名山赴幽约。
杪秋天宇清,始至谐夙诺。
心迈易跻攀,步健轻岑崿。
晓行陟诸峰,周览淩峻削。
皛皛游氛敛,霏霏寒气薄。
霜木耸巘高,风泉洒空落。
迹绝洞疑扃,云攒岫如幕。
搴萝上松门,临坪出烟阁。
桂丛隐可招,暂托幽人乐。
地远声总销,谷虚神更跃。
眷言怀昔贤,来者视犹昨。
窅默得天游,何用耽人爵。
毕婚非达言,从此访灵岳。
荔枝龙眼真并驱,大乔小乔两名姝。
先生后生伯仲耳,胡为呼汝荔枝奴。
魏文珍异特有诏,君谟遗落不作图。
秋风弱弱吹正熟,枝头万颗骊龙珠。
黄金包子乍擘破,容色莹洁滑腻肤。
百果羞缩不敢前,玉液入口风味孤。
我欲荐之九重备玉食,又恐如汉十里一置,五里一堠,人马俱毙长安衢。
宁教置身炎州幽侧地,不与杨梅庐橘争献承明庐。
独不闻苏子当年有至论,蛮荒非汝辱,倖免妃子污。
至今为汝数传诵,千载一洗旁挺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