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静云恬眼界空,危亭高枕丽谯东。
风来雨后凭阑处,山在人间拄笏中。
春去平芜随处有,鸟啼斜日满林红。
伯仁空洞浑无物,容我清樽一笑同。
江静云恬眼界空,危亭高枕丽谯东。
风来雨后凭阑处,山在人间拄笏中。
春去平芜随处有,鸟啼斜日满林红。
伯仁空洞浑无物,容我清樽一笑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山水画卷。首联“江静云恬眼界空,危亭高枕丽谯东”以“静”、“恬”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以“危亭高枕丽谯东”描绘出亭台楼阁矗立于山水之间的雄伟景象。颔联“风来雨后凭阑处,山在人间拄笏中”则通过风雨后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和谐共存的关系,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与自然界的变迁相呼应。
颈联“春去平芜随处有,鸟啼斜日满林红”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春天的离去并未使大地失去生机,反而带来了更为丰富的色彩与声音。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更迭,也隐含了生命的循环与永恒的主题。尾联“伯仁空洞浑无物,容我清樽一笑同”则以“伯仁”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事物的淡然态度,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的高度赞赏。
满院梅风,搅一钩纤月,糁上帘须。
檀槽有人慢撚,盘泻珍珠。
鼕鼕画鼓,似开元、妙手花奴。
奇哉技,飞扬感激,胜于读史迁书。
太息东篱实甫,有无穷块垒,墨染烟驱。
一声通仙铁笛,碧海云孤。
青衫湿透,问伊怜、旁有人无。
还相调,轻云蔽月,今宵渺渺愁余。
渐杨花如絮,杏叶成阴,春去倩谁羁。
绾病里愁春,去伤心,问今朝天气凉暖。
小楼曲院,听晓莺、墙外低啭。
更闻道,百草千花尽,幸红药开晚。空忆南汀北堰。
奈病魔无赖,朝朝增叹。
难忘烟霞兴,湖山上、风月须我批判。
画裙团扇,记断魂、旧游陈案。
又愁似悠悠,江水绿境频换。